[发明专利]一种纺织布料半沉浸式漂白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94198.3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6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吴仁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仁桃 |
主分类号: | D06B3/10 | 分类号: | D06B3/10;D06B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泽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01 | 代理人: | 吕昕炜 |
地址: | 557300 贵州省黔东***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 布料 沉浸 漂白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织布料半沉浸式漂白工艺,属于纺织漂白领域,一种纺织布料半沉浸式漂白工艺,通过半沉浸浮台的设置,使漂白时,布料浮在漂白液液面附近,配合加热使漂白液沸腾的操作,使液面处产生较大的沸腾水花,进而漂白液处于不断动荡的流动状态,显著加快漂白液分子向布料内的渗透,同时在动荡时,对布料自身不断产生冲击,使布料在液面附近不断沉浮,呈现半沉浸状态,此时布料上同时受到液态和气态的漂白液分子的渗透,相较于液态,气态的渗透性更强,从而相较于现有技术显著提高漂白效率,另外加热时,线形撑条被撑开并伸展,以线性接触的方式支撑布料,有效降低与布料之间的接触面积,有效避免漂白不均匀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漂白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纺织布料半沉浸式漂白工艺。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纺织的生产流程有络筒、整经、浆纱、穿筘、织布、后加工,其中在后加工的过程中包括:漂白、染色、定型和后整理;其中漂白是借化学作用将布料中存在的有色物质加以分解消色,使布料获得必要白度的工艺过程;天然纤维纺织物中存在着天然的或附加的有色物质,虽经精练仍有残留,需经漂白才能消色;有些合成纤维经热定形处理后会泛黄,也需漂白。
目前市面上布料的漂白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将布料放置到注入有漂白液的漂白箱内,然后静置一段时间,待布料漂白后将布料取出,然后人工运送到清洗箱内进行清洗,最后再进行风干;另一种是将布料用辊轴带动,然后从漂白箱内的漂白液中以一定速度经过即可达到漂白,然后再通入清洗箱进行清洗,最后再使用风扇进行风干。
关于第一种漂白方式,在进行漂白时,丝绸布料相互之间往往会相互贴附堆积,导致漂白不均匀,尤其是相互贴附的部分,会存在漂白不完全的情况,导致漂白后,该部分存在杂色,导致漂白效果差,效率低,第二种漂白方式,布料经移动速度过快时,与漂白液的接触时间有限,存在漂白不完全的情况,布料移动速度过慢,影响漂白效率。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布料半沉浸式漂白工艺,它通过半沉浸浮台的设置,使漂白时,布料浮在漂白液液面附近,配合加热使漂白液沸腾的操作,使液面处产生较大的沸腾水花,进而漂白液处于不断动荡的流动状态,显著加快漂白液分子向布料内的渗透,同时在动荡时,对布料自身不断产生冲击,使布料在液面附近不断沉浮,呈现半沉浸状态,此时布料上同时受到液态和气态的漂白液分子的渗透,相较于液态,气态的渗透性更强,从而相较于现有技术显著提高漂白效率,另外加热时,线形撑条被撑开并伸展,以线性接触的方式支撑布料,有效降低与布料之间的接触面积,有效避免漂白不均匀的情况发生。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纺织布料半沉浸式漂白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待漂白布料横向贯穿半沉浸浮台的预处理;
S2、将经过预处理的布料连通半沉浸浮台一起置入漂白池内,使布料在半沉浸浮台作用下半沉浸在漂白液液面上;
S3、先向漂白液中充入惰性气体,然后对漂白池中的漂白液进行加热,直至漂白液呈现沸腾状态,使漂白液液面处不断有气泡炸裂,冲击布料;
S4、通过传送带带动布料贯穿半沉浸浮台和漂白池并向漂白池外移动,完成初步漂白;
S5、将经过初步漂白的布料经清洗晾干后,经检测无杂色后完成漂白。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加热后稳定维持漂白液处于沸腾状态,使部分漂白液呈现气态,使部分漂白液分子以气态的方式在布料内穿梭,进而加速漂白液分子在布料内的渗透分散,显著提高漂白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仁桃,未经吴仁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41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