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延长泥缸使用寿命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94729.9 | 申请日: | 2022-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3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赵博;顾景江;孙厢;高思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西安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2 | 分类号: | C21B7/12 |
代理公司: | 西安毅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5 | 代理人: | 高梦梦 |
地址: | 710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延长 使用寿命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延长泥缸使用寿命的装置及方法,涉及泥炮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炮泥为块状物体且重量较大,长期不断的从高处掉落到泥缸中,会对泥缸的掉落点产生较大的冲击,十分影响泥缸的寿命的问题,包括打泥机构、漏斗、弹性缓冲支撑部;打泥机构的表面设有装泥口,装泥口的对应位置上方设有一个漏斗;打泥机构表面位于所述装泥口周围的位置与漏斗的外侧方之间设有多个弹性缓冲支撑部,且弹性缓冲支撑部与漏斗连接;漏斗用于投放炮泥;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在装泥口沿上加装缓冲式漏斗装置,使炮泥在掉落进泥缸时进行减速,以减缓炮泥对泥缸的冲击,延长泥缸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泥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延长泥缸使用寿命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高炉炼铁现场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实现炉前操作无人化,需要利用装泥机代替人工对泥炮进行装泥作业。
装泥机的装泥过程是将无水炮泥从泥缸装泥口上方一定距离将炮泥投放到泥缸中,而且泥炮操作已完全实现自动化,炉前利用吊车或叉车将泥炮包调一运至炉前带装区并运送至泥缸装泥口。
但是,由于炮泥为块状物体且重量较大,长期不断的从高处掉落到泥缸中,会对泥缸的掉落点产生较大的冲击,十分影响泥缸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延长泥缸使用寿命的装置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炮泥为块状物体且重量较大,长期不断的从高处掉落到泥缸中,会对泥缸的掉落点产生较大的冲击,十分影响泥缸的寿命的问题,实现了在装泥口沿上加装缓冲式漏斗装置,使炮泥在掉落进泥缸时进行减速,以减缓炮泥对泥缸的冲击,延长泥缸的使用寿命。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延长泥缸使用寿命的装置,包括打泥机构、漏斗、弹性缓冲支撑部;
所述打泥机构的表面设有装泥口,所述装泥口的对应位置上方设有一个漏斗;
所述打泥机构表面位于所述装泥口周围的位置与所述漏斗的外侧方之间设有多个弹性缓冲支撑部,且所述弹性缓冲支撑部与所述漏斗连接;所述漏斗用于投放炮泥。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缓冲支撑部包括多个底座、碟簧、上连接部和支撑柱;
多个所述底座位于所述漏斗的底部侧方位置;每个所述底座上固定有所述支撑柱,且所述碟簧套设在所述支撑柱的外围;所述漏斗的外侧面不同方向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所述上连接部,每个所述上连接部均套在每个所述支撑柱的外围,且所述支撑柱的上方穿入所述上连接部的长度小于所述上连接部的高度;
所述上连接部、所述碟簧和所述底座的中心线的连线共线,且相同数量的多个所述上连接部、所述弹性部件和所述底座对所述漏斗侧下方的周围支撑。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漏斗的外部还设有外壳,所述外壳从所述漏斗的上端部到底部垂直方向上沿着所述漏斗的周围设置,并且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在所述打泥机构的表面。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漏斗底端的口径与所述装泥口的口径相同,且所述漏斗的底端与所述打泥机构的上表面之间留有间隙。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座、碟簧和上连接部整体位于所述漏斗的斜向长度的的中间偏下方的位置。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连接部与所述底座的直径相同,所述碟簧的直径等于或小于所述上连接部与所述底座的直径。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漏斗的纵向截面包括梯形结构和沿着所述梯形结构短边延伸的方形结构;
所述漏斗的上端开口是300-400mm,所述漏斗的下方开口为200-300mm;所述炮泥的长度范围是150-180mm,直径范围是120-1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西安重机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西安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47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材料乳化物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基于软管分隔架的软管运动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