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绞股蓝多糖与靛玉红在抗黑色素瘤药物上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95451.7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3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孙成新;王一名;覃海盼;孙国庆;王旭东;焦元琦;杨建文;肖世基;董敏健;丁侃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715 | 分类号: | A61K31/715;A61P35/00;C08B37/00;A61K31/4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左康艳 |
地址: | 563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绞股蓝 多糖 靛玉红 黑色素瘤 药物 应用 | ||
本方案涉及药物研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绞股蓝多糖与靛玉红在抗黑色素瘤药物上的应用,所述的绞股蓝总多糖是采用绞股蓝茎叶通过水提醇沉,将沉淀物冻干而得,包括鼠李糖、甘露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和葡萄糖。所述的绞股蓝总多糖可辅助靛玉红抑制黑色素瘤,显著降低靛玉红抑制黑色素瘤的半抑制浓度。所以绞股蓝总多糖与靛玉红可以组成治疗黑色素瘤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研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绞股蓝多糖与靛玉红在抗黑色素瘤药物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在现代快速的生产生活方式中,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慢性刺激与创伤和免疫、遗传、内分泌等内、外源性因素是肿瘤的主要诱因。黑色素瘤是一种起源于黑素细胞的皮肤恶性肿瘤,可发生于正常皮肤,也可由色素痣恶变形成。该病病因不明,起病隐袭,恶性程度高、易转移、预后差,约占皮肤恶性肿瘤的1%。恶性黑色素瘤可见于任何年龄,多见于中、老年人,好发于白色人种。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我国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率不高,但有逐渐增高的趋势。
目前,综合化学疗法、放射线治疗、手术治疗以及一些其他方法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但这些传统的治疗方法因其特异性较低、易致机体产生耐药性,对机体会造成较大的不良反应。因此安全、高效且毒副作用小的抗肿瘤药物的需求仍很迫切,植物多糖因具有较强的抗肿瘤生物活性,对多种肿瘤细胞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对正常细胞几乎没有毒副作用,因此成为了一种潜在的新型抗肿瘤药物资源。
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 Makino)属葫芦科草本植物,为多年生攀援草木,又称七叶胆、小苦药、天堂草、遍地生根、五叶参或七叶参。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等国。我国作为绞股蓝的分布中心,绞股蓝资源主要分布于岭和长江以南地区,如湖南、湖北、广西、广东、贵州以及云南等省份。绞股蓝首次记载于朱橚编纂的《救荒本草》中,作为一种饥荒时的野菜使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绞股蓝有“治疮疖、虫咬、凉血解毒、利小便”等疗效,第一次对绞股蓝的药用价值进行了明确阐述。研究发现,绞股蓝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调节机体免疫力,抗氧化,降低血脂,心血管保护等。中药绞股蓝常以全草或根茎入药,其对高血脂症、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系统疾患以及糖尿病、肿瘤等病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长期服用无毒副作用。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绞股蓝多糖是其活性成分之一。目前对其的研究重点集中在降糖降脂、抗氧化,对绞股蓝总多糖的抗癌较少,前期研究也发现绞股蓝多糖对于细胞的抑制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因此将绞股蓝总多糖与靛玉红联合应用于抗黑色素瘤,发挥绞股蓝总多糖的抗黑色素瘤的作用是本专利的研究重点。
许多单位广泛地研究了青黛的有效成分靛玉红的抗肿瘤作用、毒性、作用原理及临床疗效,肯定了它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作用。有少量报道初步认为本品对缩小伴有巨脾的骨髓纤维化患者脾脏亦可能有一定疗效。但是鲜有靛玉红对于抗黑色素瘤的报导。因此探究靛玉红抗黑色素瘤的作用是本专利的研究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针对绞股蓝总多糖和靛玉红抗肿瘤现有研究进展,提供一种对黑色素瘤具有较好活性的药物组合物。
本方案中的一种绞股蓝总多糖,所述绞股蓝总多糖包括鼠李糖、甘露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和葡萄糖。
所述鼠李糖:甘露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葡萄糖分别占所述绞股蓝总多糖总质量的1%-5%:2%-6%:5%-10%:7%-12%:10%-15%:65%-75%。
所述的绞股蓝总多糖与靛玉红联合使用可用于治疗黑色素瘤,所以绞股蓝总多糖与靛玉红可以组成治疗黑色素瘤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研究发现绞股蓝总多糖可辅助靛玉红抑制黑色素瘤,显著降低靛玉红抑制黑色素瘤的半抑制浓度。
本发明还提供了绞股蓝总多糖的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干燥的绞股蓝茎叶,加入5~15倍蒸馏水浸泡过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医科大学,未经遵义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54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