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驾驶汽车辅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97728.X | 申请日: | 2022-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98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时培成;杨礼;杨爱喜;王远志;海滨;武新世;王金桥;王家新;武圣凯;李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22/44 | 分类号: | B60R22/44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房文亮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驾驶 汽车 辅助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驾驶汽车辅助系统,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包括基体、安装平台、智能识别机构以及松紧调节机构。本发明通过在可调节的基体上设置松紧调节机构,及安装平台上设置智能识别机构,由摆角传感器监测平衡状态下的配重平衡盘与屏蔽盒的内底壁之间的夹角,来控制车辆驱动系统的停启缓冲时间,实现安全范围内车辆档位自动到手动的快速切换;车辆由高到低的下坡状态倒车启动时,由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使得安全带卷收器先进行低速小角度的反向释放转动,再进行低速大角度的正向收紧转动,进而使得安全带在驾驶者身上完成先微量放松伸长,再逐步复位收紧的过程,提高前排主副驾驶者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驾驶汽车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在汽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汽车怎样改变,安全及舒适问题都是厂商和人们首先考虑的问题,当下对汽车的智能辅助系统还在持续优化,而车辆驾驶过程中,道路环境存在多种情况,此时人为因素的操作对安全很重要,对于不利或异常的道路条件,为了防止出现打滑和侧倾的情况,或者如果车辆能力有限,这种自动到手动切换可能是必要的,而突然的切换可能会让驾驶员在此时处于危险的无准备状态,并且针对斜坡自下而上突然倒车状态下,会致使本就因驾驶者的自重而系紧的安全带,进一步勒紧驾驶者存在舒适性不足并伴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驾驶汽车辅助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缺陷。
一种智能驾驶汽车辅助系统,包括基体、安装平台、智能识别机构以及松紧调节机构,所述基体的下部可调节并安装于汽车内,所述安装平台的中部固定有隔板,安装平台安装于基体的侧端,所述智能识别机构安装于安装平台内,并用于监测汽车所处坡道倾角以及启动加速度,所述松紧调节机构安装于基体上,并用于调节正副驾驶位上安全带的瞬时松紧程度。
优选的,所述智能识别机构包括屏蔽盒、配重平衡盘以及配重球,所述屏蔽盒固定安装于安装平台的底部,屏蔽盒内设置摆角传感器,所述配重平衡盘通过转轴转动设置于屏蔽盒内,配重平衡盘的上端对称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两个对应的所述压力传感器之间设置有导向轨道,所述配重球限位滚动设置于导向轨道内,导向轨道内于配重球的两侧设置顶簧。
优选的,所述松紧调节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齿轮以及两个对称设置的变速换向件,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隔板上,所述主动齿轮安装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主动齿轮上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滑动设置于隔板及基体上,齿条上还啮合有从动齿轮,所述变速换向件的内部为与从动齿轮相啮合的缺齿齿环,变速换向件的中部同轴设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的缺齿齿轮,两个所述变速换向件相互靠近的侧端部均转动设置于基体上,两个所述变速换向件相互远离的侧端部均设置同步带。
优选的,两个所述同步带分别与主驾驶和副驾驶位置的安全带卷收器相连。
优选的,所述变速换向件内缺齿齿环的齿牙和缺齿齿轮的缺齿部分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屏蔽盒与车身的底板保持平行,屏蔽盒内的摆角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配重球两侧的顶簧呈对称分布,配重球置于导向轨道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配重平衡盘的两端在摆动过程中不与屏蔽盒的内壁相接触。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通过在可调节的基体上设置松紧调节机构,及安装平台上设置智能识别机构,由摆角传感器监测平衡状态下的配重平衡盘与屏蔽盒的内底壁之间的夹角,来控制车辆驱动系统的停启缓冲时间,即在较陡坡度的斜坡路面通过延长车辆驱动系统的开启缓冲时间,来给驾驶者营造足够的自动到手动挡位转换的适应时间,而在相对较平缓的路面则不需要此适应时间,实现安全范围内车辆档位自动到手动的快速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77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