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接触式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97981.5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0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朱绪胜;周力;傅作林;贾涛;雷沛;胡万里;陈李学;蒋德成;刘瑞;陈俊佑;蔡怀阳;田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王志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表面 缺陷 检测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涉及表面缺陷检测领域。所述非接触式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包括:设有开口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开口上设有相邻布置的相机和距离检测器,所述外壳上还设有控制面板、采集开关、电源开关和信号输出端;所述相机、所述距离检测器、所述采集开关、所述电源开关和所述信号输出端均与所述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端与数据处理器信号连接。所述检测装置结构紧凑,其将所述信号输出端与数据处理器直接进行信号连接,实现了缺陷识别与数据分析同步进行,即可以快速对零组件的表面缺陷进行识别;并将各零件通过特殊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使其适用于航空零组件表面缺陷检测识别需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表面缺陷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接触式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飞机制造是将大量零部件、成品、导管等组合装配形成整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工具、工装、量具等的影响及搬运过程的磕碰使得飞机零部件表面极易出现划伤、碰伤等表面缺陷。如果不及时发现并合理处置这些缺陷,将进一步导致飞机零部件出现断裂、渗漏等更大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飞机飞行安全。
目前针对该类表面缺陷检测主要有人工检测和视觉检测两种方法。其中,人工检测主要依靠人眼,借助手电筒等工具目视检查,存在人为检测误差大、人眼易疲劳、容易发生错检和漏检、检测效率低等问题。其中,视觉检测基于视觉图像处理,解决了产品表面缺陷的划痕等检测问题,但航空零组件由于具有表面曲率多变、表面材料各异(铝合金、复材、塑料等)、缺陷种类多(如麻点、划痕、凹坑等)、检测对象大等特点,上述检测方法和工具难以满足航空类零组件表面缺陷检测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适用于航空类零组件具有曲率表面的缺陷检测需求,可实现零组件表面缺陷的快速检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包括:
设有开口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开口上设有相邻布置的相机和距离检测器,所述外壳上还设有控制面板、采集开关、电源开关和信号输出端;
所述相机、所述距离检测器、所述采集开关、所述电源开关和所述信号输出端均与所述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所述信号输出端与数据处理器信号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距离检测器为点状激光器;
所述点状激光器与所述相机两者朝向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信号输出端为航空插头;
所述航空插头通过连接线与所述数据处理器信号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内还设有电源;
所述电源与所述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上还设有采集开关状态灯和电源状态灯;
所述采集开关状态灯和电源状态灯两者均与所述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包括相连接的检测头外壳和手柄;
所述外壳的开口、所述相机和所述距离检测器均设置在所述检测头外壳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柄的表面设有凹凸曲面;
所述控制面板、所述采集开关、所述电源开关和所述信号输出端均设置在所述手柄上。
此外,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表面缺陷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如上所述的非接触式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对零组件样件表面的图像进行采集,获得检测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79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锚杆自封孔注浆器
- 下一篇:一种纺纱用导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