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比强抗干缩的轻质材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99343.7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0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明;曹显志;郭照恒;王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8/08;C04B18/02;C04B111/34;C04B111/4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赵淑芳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抗干缩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比强抗干缩的轻质材料及制备方法,其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水泥350~390份,粉煤灰0~80份,砂450~900份,粘土陶砂120~240份,粘土陶粒220~350份,减水剂3~5份。本发明将粘土陶砂和粘土陶粒进行常压浸泡处理至饱和面干状态后与其他原料混合制得。本发明利用陶砂取代部分天然砂,并提前将陶砂、陶粒预湿处理至饱和面干状态,利用前期吸水‑后期返水在材料内部形成“微泵”,充分发挥轻集料的“内养护作用”,使胶凝材料充分水化,填充孔隙,提高轻质材料的致密度;具有抗压强度高、容重低、良好的抗收缩能力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及制备,具体涉及一种高比强抗干缩的轻质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以陶粒和陶砂为轻集料制备的陶粒砂轻混凝土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及民用建筑的内隔墙板,在降低内隔墙板容重的同时,提高强度并能有效降低内隔墙板在后期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收缩与开裂的风险。目前,天然河砂、湖砂仍是制备陶粒砂轻混凝土的重要原料之一,但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天然河砂、湖砂等不可再生资源不断被过度开采,严重破坏了河湖的生态系统。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比强抗干缩的轻质材料,解决现有陶粒砂轻混凝土采用天然砂作为主要原料不利于资源可持续发展,存在干燥收缩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高比强抗干缩的轻质材料,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
水泥350~390份,粉煤灰0~80份,砂450~900份,粘土陶砂120~240份,粘土陶粒220~350份,减水剂3~5份。
优选的是,所述粉煤灰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氧化物:SiO2 30~40%、Al2O3 33~38%、CaO3~9%、Fe2O3 2~8%。
所述的砂为天然河砂,表观密度为2620~2650kg/m3,细度模数为2.3~3.0,含泥量≤2.0%,含水率<0.2%,级配满足以下条件:4~8目粒径的比例≤5wt%,8~30目粒径的比例为30%~40%,30~50目粒径的比例为50~70wt%,50~100目粒径的比例为10~20wt%。
稳定地制备出符合实际生产使用要求的产品,所述粘土陶砂形态为球状颗粒,颗粒粒径≤5mm,1h吸水率≤15%,筒压强度≥2.0MPa,表观密度≤1000kg/m3。
所述粘土陶粒形态为球体颗粒,颗粒粒径分布为5-10mm,1h吸水率≤10%,筒压强度≥1.5MPa表观密度≤800kg/m3。
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系减水剂,减水率≥20%。
本发明所述的高比强抗干缩的轻质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粘土陶砂和粘土陶粒进行常压浸泡处理至饱和面干状态;
将水泥、粉煤灰、砂在强制式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搅拌至均匀状态;
加入粘土陶粒和粘土陶砂搅拌,使其表面充分包裹粉料;
最后将拌合用水和减水剂按照配比加入搅拌形成均匀的陶粒砂轻混凝土拌合物。
技术机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93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薄膜刷镀铜工艺
- 下一篇:一种可收拢的羽绒服及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