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印染机械配件用抛光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99568.2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57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韩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24B21/02 | 分类号: | B24B21/02;B24B21/00;B24B21/18;B24B21/20;B24B55/02;B24B55/12 |
代理公司: | 杭州研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89 | 代理人: | 谢东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染 机械配件 抛光 设备 | ||
1.一种印染机械配件用抛光设备,包括待抛光的金属辊(A),所述金属辊(A)的两端对称固接有安装轴(B),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1)、顶升块(2)、抛光装置和动力装置;
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前后对称固接有支架板(11),所述支架板(11)之间前后对称固接有围板(12),支架板(11)的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有锯齿状的斜坡(13),最左侧的斜坡(13)为卸料斜坡(131),其余斜坡(13)为转移斜坡(132);
所述顶升块(2)与转移斜坡(132)对应设置,所述支架板(11)的外壁固接有与顶升块(2)对应的滑动框(21),所述顶升块(2)滑动连接在对应的滑动框(21)中,顶升块(2)的横向位置与对应的转移斜坡(132)的坡底位置对应,顶升块(2)的顶面与斜坡(13)的倾斜度一致,各顶升块(2)的底部设有同步电动伸缩杆(22),还包括PLC控制器(23)和时间继电器(24),所述PLC控制器(23)的电源接口与外部电源(25)电性连接,PLC控制器(23)的信号输入端与时间继电器(24)电性连接,PLC控制器(23)的输出控制端与各同步电动伸缩杆(22)电性连接,时间继电器(24)每隔固定的时间向PLC控制器(23)发送一次信号,PLC控制器(23)接收到该信号时,控制各同步电动伸缩杆(22)进行一次伸长和缩短运动;
各转移斜坡(132)的位置对应设置有一处抛光装置,所述抛光装置包括主动辊(31)、从动辊(32)、张紧辊(33)和抛光带(34);所述主动辊(31)和从动辊(32)转动连接在支架板(11)之间,主动辊(31)和从动辊(32)左右对称设置在转移斜坡(132)的坡底两侧,且主动辊(31)和从动辊(32)的最顶部位于对应的转移斜坡(132)的坡底之上,所述张紧辊(33)转动连接在支架板(11)之间并位于主动辊(31)和从动辊(32)的下方,所述抛光带(34)为闭合的环状,抛光带(34)张紧在主动辊(31)、从动辊(32)和张紧辊(33)的外部,从右向左的各抛光带(34)的目数依次减小;
所述动力装置用于驱动各主动辊(31)转动;
前后两侧的支架板(11)内壁对应张紧辊(33)的位置开设有升降槽(35),所述升降槽(35)内固接有竖向的滑杆(36),升降槽(35)内还设有与滑杆(36)滑动连接的升降座(37),所述升降座(37)上方的滑杆(36)上套设有弹簧(38),所述张紧辊(33)的前后两端与对应的升降座(37)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机械配件用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电动伸缩杆(22)处于最小缩短状态时,所述顶升块(2)的顶面与对应的斜坡(13)平齐;所述同步电动伸缩杆(22)处于最大伸长状态时,所述顶升块(2)的顶面与其左侧的斜坡(13)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机械配件用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带(34)的上方未放置金属辊(A)时,所述升降座(37)与升降槽(35)的底部接触,且此时所述弹簧(38)处于自然状态而抛光带(34)处于张紧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机械配件用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带(34)的内侧纵向均匀固接有橡胶材质的摩擦条(39),所述主动辊(31)和从动辊(32)的辊面上开设有与摩擦条(39)对应的安装槽(3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机械配件用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第一转轴(41)、第二转轴(42)和电机(43);所述第一转轴(41)转动连接在支架板(11)之间,第一转轴(41)与主动辊(31)对应设置,各第一转轴(41)的前后两端伸出到支架板(11)外并固接有驱动轮(44),所述主动辊(31)的前后两端伸出到支架板(11)外并固接有与驱动轮(44)对应的传动轮(45),对应的传动轮(45)和驱动轮(44)通过皮带(46)联动,第一转轴(41)的中部固接有蜗轮(47),所述第二转轴(42)转动连接在围板(12)之间,第二转轴(42)上固接有与蜗轮(47)啮合的蜗杆(48),所述底座(1)的左侧固接有机座(49),所述电机(43)固接在机座(49)上,电机(43)的输出轴与第二转轴(42)的左端通过联轴器(410)对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未经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956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