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沫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00464.9 | 申请日: | 2022-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2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于景发;吕金豹;石岩;姜绍庆;陈霄;董建设;王东;张新民;王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宜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72 | 分类号: | B01D46/72;B01D46/90;B01D46/48;B01D46/66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胡莹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沫器 | ||
1.一种除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罐体(1)下部设有气液混合进气口(2),罐体(1)顶部设有出气口(10),罐体(1)上部设有除沫单元,除沫单元通过堵板(27)与罐体(1)内壁连接固定;除沫单元包括除沫管节(28),除沫管节(28)内固定有隔板(8),隔板(8)将除沫管节(28)内腔体分隔为除沫腔A(6)和除沫腔B(5),除沫腔A(6)和除沫腔B(5)中部均设有丝网除沫板(7),隔板(8)底部设有左右腔交替开关单元,除沫腔A(6)和除沫腔B(5)底部分别连接有抽吸单元A和抽吸单元B;除沫管节(28)底部设有锥形收集壳(26),锥形收集壳(26)小头端与除沫管节(28)底端固定,锥形收集壳(26)大头端与罐体(1)内壁连接固定;左右腔交替开关单元、抽吸单元A和抽吸单元B均由清洗控制系统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沫器,其特征在于:左右腔交替开关单元包括切换板(16)和驱动气缸(4),切换板(16)顶端与隔板(8)铰接,驱动气缸(4)的缸体端部与除沫管节(28)内壁铰接,驱动气缸(4)的活塞杆与切换板(16)中部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沫器,其特征在于:除沫腔A(6)和除沫腔B(5)顶部分别设有喷气单元A和喷气单元B,喷气单元A包括喷气管A(12),喷气管A(12)一端设有喷气头(9),喷气头(9)正对除沫腔A(6)内的丝网除沫板(7);喷气单元B包括喷气管B(11),喷气管B(11)一端设有喷气头(9),喷气头(9)正对除沫腔B(5)内的丝网除沫板(7);喷气管A(12)和喷气管B(11)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磁阀C(13),电磁阀C(13)通过管路连通抽气泵(14)和过滤箱(15);电磁阀C(13)和抽气泵(14)均由清洗控制系统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沫器,其特征在于:抽吸单元A包括吸沫管A(20),吸沫管A(20)与除沫腔A(6)连接的一端设有电磁阀B(17);抽吸单元B包括吸沫管B(19),吸沫管B(19)与除沫腔B(5)连接的一端设有电磁阀D(3),吸沫管A(20)和吸沫管B(19)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磁阀A(21),电磁阀A(21)通过管路连接负压泵A(22)和液沫收集箱(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沫器,其特征在于:罐体(1)底部增设底吸单元,底吸单元包括液沫收集管道(24),液沫收集管道(24)一端连通罐体(1)底部,液沫收集管道(24)另一端连通液沫收集箱(23),且液沫收集管道(24)上设有负压泵B(25),负压泵B(25)由清洗控制系统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除沫器,其特征在于:锥形收集壳(26)内增设螺旋导流板(18)。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沫器,其特征在于:清洗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电路和执行电路,控制电路通过执行电路控制电磁阀A(21)、电磁阀B(17)、电磁阀C(13)、电磁阀D(3)、抽气泵(14)、负压泵A(22)、负压泵B(25)和驱动气缸(4)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沫器,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包括分压电阻、控制芯片(31)、启动按钮(29)和停止芯片(30),
控制芯片(31)的P0.0管脚连接到启动按钮(29)一端,启动按钮(29)一端还通过分压电阻连接到低压直流电源,启动按钮(29)另一端接地;
控制芯片(31)的P0.1管脚连接到停止按钮一端,停止按钮一端还通过分压电阻连接到低压直流电源,停止按钮另一端接地;
控制芯片(31)的P1.0、P1.1、P1.2和P1.3三个管脚分别连接到执行电路的不同信号接收端;
启动按钮(29)和停止按钮均选用不自锁开关,控制芯片(31)选用LY51S单片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沫器,其特征在于:执行电路包括继电器A(32)、继电器B(33)、继电器C(34)、继电器D(35)、继电器E(36)和继电器F(37);
继电器A(32)的线圈一端连接到电源负极,继电器A(32)的线圈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控制芯片(31)的P1.0管脚以及继电器A(32)的第一个常开触点一端,继电器A(32)的第一个常开触点另一端通过继电器B(33)的常闭触点连接到低压直流电源,继电器A(32)的第二个常开触点一端连接到电源正极,另一端依次通过电磁阀A(21)的A线圈以及电磁阀B(17)的线圈连接到驱动气缸控制器的驱动气缸收缩控制端(41);继电器A(32)的第二个常开触点另一端还依次通过非门电路A(40)、电磁阀A(21)的B线圈和电磁阀D(3)连接到驱动气缸控制器的驱动气缸伸出控制端(39);
继电器B(33)的线圈一端连接到控制芯片(31)的P1.1管脚,另一端接地;
继电器C(34)的线圈一端连接到电源负极,另一端分别连接到控制芯片(31)的P1.0管脚以及继电器C(34)的第一个常开触点的一端,继电器C(34)的第一个常开触点另一端通过继电器D(35)的常闭触点连接到低压直流电源;继电器C(34)的第二个常开触点一端连接到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到电磁阀C(13)的线圈A,继电器C(34)的第二个常开触点另一端还通过非门电路B(38)和电磁阀C(13)的线圈B连接到电源负极;
继电器D(35)的线圈一端连接到控制芯片(31)的P1.1管脚,另一端接地;
继电器E(36)的线圈一端连接到控制芯片(31)的P1.2管脚,另一端接地;负压泵A(22)和抽气泵(14)的电源端通过继电器E(36)的常开触点连接到电源;
继电器F(37)的线圈一端连接到控制芯片(31)的P1.3管脚,另一端接地;负压泵B(25)的电源端通过继电器F(37)的常开触点连接到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宜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宜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046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