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铝模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07424.7 | 申请日: | 202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3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闫永正;钟彬;崔凤山;张超;沈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08 | 分类号: | E04G11/08;E04G11/12;E04G17/00;E04G17/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吕维平 |
地址: | 234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装配式 建筑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铝模,包括:模板,模板的边部设有对接组件;以及用于固定模板的龙骨架;龙骨架包括横架和纵架;横架和纵架之间设有定位组件;模板和龙骨架之间设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套件和紧固件,套件位于模板和模板之间,紧固件用于紧固模板和龙骨架。本发明提出的装配式建筑的铝模主要由模板、龙骨架的等部件构成,将模板、龙骨架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固定,连接组件由套件和紧固件构成,方便了对模板和龙骨架之间的定位连接,龙骨架由横架和纵架构成,两者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一起,并可以进行固定模板,简化了基础部件,提高了装配、拆装的效率,利于建筑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铝模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和铝模施工,都属于新的施工工艺,两者相结合能大大减少施工现场劳动力的需求,因此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采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在工厂生产完成,再将其运输到现场装配,可大大提升施工效率,缩短工期,减少现场湿作业。为保证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实现“等同现浇”,在装配式建筑的构件节点和构件之间所采用的一般是现浇连接的装配方式。
PC+铝模一体化工艺流程为:测量放线→剪力墙钢筋绑扎、安装管线预埋→隐蔽验收→墙模板安装→梁模板安装→铝模楼板龙骨安装→PC叠合板安装→模板验收→梁板钢筋绑扎、安装管线预埋→隐蔽验收→浇筑混凝土→快拆体系拆模→转运下一层。目前的装配式建筑的铝模在装配时,将为繁琐,之间的连接结构较为复杂,不方便模板的拆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铝模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铝模,包括:
模板,所述模板的边部设有对接组件;
以及用于固定所述模板的龙骨架;
所述龙骨架包括横架和纵架;所述横架和所述纵架之间设有定位组件;
所述模板和所述龙骨架之间设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套件和紧固件,所述套件位于所述模板和所述模板之间,所述紧固件用于紧固所述模板和所述龙骨架。
优选的,所述对接组件包括:
对接条和对接槽,所述对接条固定连接于所述模板底部和一端的中心处,所述对接槽开设于所述模板顶部和另一端的中心处,所述对接条插接于所述对接槽的内部;
所述对接槽的内部设有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横架和所述纵架均设置为槽钢型结构,所述横架和所述纵架的对接处开设有定位孔;
所述定位孔包括第一台阶孔和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台阶孔开设于所述横架上,所述第一通孔开设于所述纵架上。
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
开口以及定位槽;所述开口开设于所述横架的表面,所述定位槽开设于所述纵架的两侧,所述纵架通过定位槽套接在所述开口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套件包括:
第一套管以及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的一端均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模板的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套管以及第二套管相匹配的第二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对接管,所述对接管插接于所述第二套管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紧固件包括:
内侧固定件和外侧固定件,所述内侧固定件位于所述模板的内侧,所述外侧固定件位于所述龙骨架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74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