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08350.9 | 申请日: | 202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46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赵只增;吴金宝;宋新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贝特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C02F9/14 |
代理公司: | 潍坊泰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65 | 代理人: | 代文涛 |
地址: | 262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处理池,所述处理池顶部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处理池内填充有活性污泥,所述处理池内腔通过隔板分为预处理腔和反应腔,所述隔板一侧固定安装有分水机构。本发明中,通过设计的扰流机构,在多组扰流板的抵接作用下能够有效延缓废水在处理池反应腔内腔的停留时间,降低处理池反应腔的反应距离,同时电动推杆带动挤压杆与底侧贴合的四个扰流板分离,通过复位收缩的扰流板不再对废水产生扰流作用,一方面能够提高废水停留的效率,降低处理池占用面积较大给选址安装带来的不便,另一方面不影响废水处理后的快速排水处理,提高处理效率,满足使用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法,如今,活性污泥法及其衍生改良工艺是处理城市污水最广泛使用的方法。它能从污水中去除溶解性的和胶体状态的可生化有机物以及能被活性污泥吸附的悬浮固体和其他一些物质,同时也能去除一部分磷素和氮素,是废水生物处理悬浮在水中的微生物的各种方法的统称。
现有的活性污泥法在对废水进行处理时,由于废水在反应池内停留的时间决定了活性污泥的处理效果,一般需要修建较长的反应池或环形来满足废水反应需要的时间,这就导致反应池一般占地面积较大,增大了处理设备的装配选址以及后续施工的难度,不能很好的满足废水处理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废水在反应池内停留的时间决定了活性污泥的处理效果,一般需要修建较长的反应池或环形来满足废水反应需要的时间,这就导致反应池一般占地面积较大,增大了处理设备的装配选址以及后续施工的难度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池,所述处理池顶部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处理池内填充有活性污泥,所述处理池内腔通过隔板分为预处理腔和反应腔,所述隔板一侧固定安装有分水机构,所述处理池反应腔内固定安装有多个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固定架内腔设有多个扰流机构,所述扰流机构与顶部驱动机构相贴合,所述处理池内腔末端设有滗水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底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架顶部,所述固定架内腔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块,所述扰流机构包括嵌设于固定块顶部的轴套,所述固定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挤压杆,所述挤压杆滑动连接在对应位置的轴套内,所述轴套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罩,所述密封罩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充气罩,且相邻的两个充气罩之间滑动连接有扰流板,所述挤压杆包括杆体部和弧形挤压部,所述扰流板顶端与挤压杆底端弧形挤压部相贴合,所述固定环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座,且限位座内腔两侧分别与扰流板两侧相贴合,所述限位座内腔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一侧开设有滑孔,所述扰流板两侧均开设有槽体,且槽体内腔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滑动连接在滑孔内,所述滑杆外侧壁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槽体内腔一侧和滑块一侧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限位座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毛刷条,所述毛刷条内侧与扰流板外侧相贴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充气罩底部贴合有充气阀座,所述充气阀座通过顶部连接嘴与充气罩底部充气阀嘴相连通,所述充气阀座底部设有充气管路,且充气管路与外部充气设备相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处理池反应腔内壁一侧连通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延伸至处理池外壁一侧,所述输气管位于处理池外壁的一端连通有曝气泵,所述输气管位于处理池反应腔内壁的一侧连通有多个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位于扰流板底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贝特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贝特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83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孔旋挖钻
- 下一篇:抗IL-33人源化抗体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