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点云数据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08663.4 | 申请日: | 202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95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詹景麟;刘铁军;张晶威;刘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20/56 | 分类号: | G06V20/56;G06V10/26;G06V10/44;G06V10/762;G06V10/774;G06V10/764;G06V10/80;G06V10/8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燕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识别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点云数据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单帧点云数据,并将单帧点云数据分割为预设数量的局部数据;将局部数据并行输入至预设数量的PointNet++网络中,以使PointNet++网络提取局部数据对应的局部特征;将所有局部数据输入至ViT网络中,以使ViT网络提取单帧点云数据的全局特征;融合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得到融合特征,并利用融合特征对单帧点云数据进行类型识别;结合PointNet++网络和ViT网络进行点云数据的识别任务,能够有效提取点云数据的全局特征,并能够很好地综合点云数据的全局特征及局部特征,进而可有效提升点云数据的感知及识别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式识别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点云数据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比于传统摄像头所提供的二维图像数据,激光雷达所提供的点云数据可包含三维深度信息,且可排除光线条件的干扰,能够有效提升无人驾驶系统的感知性能,因此在无人驾驶领域中,常使用点云数据执行目标识别任务。相关技术中,点云数据识别算法在全局特征的提取方面存在不足,且无法有效综合点云数据中的全局特征及局部特征,进而难以取得较好的感知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点云数据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结合PointNet++网络和ViT网络进行点云数据的识别任务,能够有效提取点云数据的全局特征,并能够很好地综合点云数据的全局特征及局部特征,进而可有效提升点云数据的感知及识别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点云数据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单帧点云数据,并将所述单帧点云数据分割为预设数量的局部数据;
将所述局部数据并行输入至所述预设数量的PointNet++网络中,以使所述PointNet++网络提取所述局部数据对应的局部特征;
将所有所述局部数据输入至ViT网络中,以使所述ViT网络提取所述单帧点云数据的全局特征;
融合所述局部特征和所述全局特征得到融合特征,并利用所述融合特征对所述单帧点云数据进行类型识别。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单帧点云数据分割为预设数量的局部数据,包括:
利用K均值算法将所述单帧点云数据中的数据点划分至所述预设数量的数据簇中,得到所述局部数据;
对每一所述局部数据包含的数据点数量进行统计;
若所述数据点数量大于预设数据点数量,则对所述数据点数量对应的目标局部数据中的数据点进行随机移除,直至移除后的数据点数量等于所述预设数据点数量;
若所述数据点数量小于所述预设数据点数量,则在所述目标局部数据中增加新数据点,直至增加后的数据点数量等于所述预设数据点数量。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目标局部数据中增加新数据点,包括:
利用插值法及所述目标局部数据中的数据点生成所述新数据点,并将所述新数据点添加至所述目标局部数据中。
可选地,所述融合所述局部特征和所述全局特征得到融合特征,包括:
将所述局部特征对应的局部特征向量与所述全局特征对应的全局特征向量进行拼接,得到所述融合特征。
可选地,所述PointNet++网络提取所述局部数据对应的局部特征,包括:
所述PointNet++网络利用预训练的转换矩阵对接收到的局部数据进行对齐,并提取对齐后的局部数据的局部特征。
可选地,在获取单帧点云数据之前,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86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