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施氏獭蛤潮间带高效围塘中间培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10766.4 | 申请日: | 202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39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彭慧婧;邹杰;陈国强;董兰芳;许明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海洋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54 | 分类号: | A01K61/54 |
代理公司: | 重庆立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86 | 代理人: | 陈小东 |
地址: | 536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氏獭蛤潮间带 高效 中间 培育 方法 | ||
1.一种施氏獭蛤潮间带高效围塘中间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滩涂中间培育场地:
选择潮间带天然低洼,三面或两面有阻水沙堆,大潮期间退潮依然有存水,而且天然饵料充足的区域为中间培育场;
S2、围塘:
根据S1选择的潮间带低洼中间培育场,利用沙袋装满沙后,堆叠围堵在其剩余一面或两面无沙堆处,堆叠沙袋的高度大于50cm,涨潮时完全被海水覆盖,退潮时低洼区域的中间培育筐不干露,形成一个潮间带滩涂围塘;
在强降温或暴雨恶劣天气来临前,在围塘的沙袋周围打桩加固,并增加堆叠沙袋的堆叠高度,提升围塘内退潮时存留海水的深度;出苗、分苗和清理附着物时抽走部分沙袋,降低围塘内的水位高度,以便于工人操作;
S3、中间培育筐的选择与处理:
选择中间培育筐的规格为 45cm×55cm×15cm,高度30cm以上镂空,底部与侧面30cm以下密封,筐盖也设有镂空,镂空的面积均为0.8 cm2;
放苗前对中间培育筐进行消毒、冲洗和暴晒杀菌;
S4、中间培育沙的选择与处理:
选用中粗沙盛装至中间培育筐的密封部分以上,中粗沙在使用前经除杂、冲洗和暴晒;
S5、投苗:
投苗时间选择大潮期间,时间在早上8:00前和傍晚18点后,自然海水温度小于25℃;将装有经S2处理中粗沙的中间培育筐运送至中间培育海区,待沙完全浸润海水后开始投放苗种,每筐投苗20000~25000粒,待苗种迅速潜沙后封筐,并将中间培育筐拉入围塘内整齐摆放;
S6、中间培育的管理:
投苗后第二天,海水退潮后,进行抽样开筐检查,轻拨沙表面,拨出的苗种迅速潜沙,即可封筐养殖;
在封筐养殖期间,每个大潮退潮时进行开筐抽样检查,并对中间培育筐表面附着物进行清理,培育期间,若遇强降温天气,提前加高沙袋堆叠高度或围塘深度,增加围塘退潮后的保水量,若遇大雨天气,打桩加固围塘沙袋;
施氏獭蛤壳长大于0.8cm时,利用20目聚乙烯网袋筛洗苗种进行分筐培育,每筐投苗量为3000~3500粒,分苗后封筐继续在围塘内进行中间培育;
S7、收获:
培育至稚贝壳长大于2.2cm后,用聚乙烯网袋洗苗收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氏獭蛤潮间带高效围塘中间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恶劣天气指强降温、强降雨或降温持续时间大于5天,强降温天气指气温突降大于8℃,或强降温天气持续时间超过5天,强降雨或暴雨指每小时降雨量达到16毫米以上,或在12小时内连续降雨量达30毫米以上,或24小时连续降雨量达50毫米以上的降水降雨天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氏獭蛤潮间带高效围塘中间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中,中粗沙为平均粒径为0.25~0.5mm的沙石,粗沙为平均粒径为0.5~1mm的沙石,含沙量高于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氏獭蛤潮间带高效围塘中间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5中,选择的施氏獭蛤投放苗种的体征为:选取施氏獭蛤个体大小均匀、无损伤、潜沙迅速,轻晃水面,潜沙苗种不易被晃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施氏獭蛤潮间带高效围塘中间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5中,待投放苗种的运输和苗种投苗前的处理为:虾苗袋带水充氧运输,时间超过4h的用泡沫箱加冰袋包装后运输,维持箱内温度20~22℃,苗种运输至中间培育场地后,在中间培育放阴凉处恢复至自然海区的海水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氏獭蛤潮间带高效围塘中间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6中,清理的中间培育筐表面附着物包括藤壶、牡蛎和丝状藻,利用水池清洗刷和小钢铲铲除附着物,并移出滩涂进行无害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施氏獭蛤潮间带高效围塘中间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6中,筛洗苗种过程中不可离水筛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海洋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西海洋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076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