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塔筒过渡段筒节的翻转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10955.1 | 申请日: | 202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3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周瑞权;钦明畅;汪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08 | 分类号: | B66C13/08;B66C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郑明辉;陈自强 |
地址: | 20004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过渡 段筒节 翻转 方法 | ||
1.一种混凝土塔筒过渡段筒节的翻转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过渡段筒节(1)中间部位预埋两个螺纹套筒(2),两个螺纹套筒(2)沿过渡段筒节(1)对称布置,两个螺纹套筒(2)的位置位于过渡段筒节(1)高度方向上偏离过渡段筒节重心位置且偏向筒节顶面;在过渡段筒节(1)底部侧面部位预埋三个吊点,三个吊点沿着周向均匀布置,其中第一底部吊点(3)在所述两个螺纹套筒(2)连线的垂直面上;在过渡段筒节顶部预埋三个顶部吊点(9),三个顶部吊点(9)沿着周向均匀布置;
步骤2,过渡段筒节(1)的外模及内模拆除后,将插销(6)拧入螺纹套筒(2)内;
步骤3,吊车吊钩(10)将三根钢丝绳(11)分别系扣在过渡段筒节(1)的第一底部吊点(3)、第二底部吊点(4)和第三底部吊点(5)上;
步骤4,缓慢提升吊钩(10),将过渡段筒节(1)上的两根插销(6)放置在工装架装置上;
步骤5,缓慢向第一底部吊点(3)方向移动吊钩(10),并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此时,过渡段筒节(1)的重量由两个插销(6)和与第一底部吊点(3)相连的钢丝绳(11)承受,另外两根分别与第二底部吊点(4)、第三底部吊点(5)相连的钢丝绳(11)将不承受荷载而松弛,解除这两根钢丝绳(11)与过渡段筒节第二底部吊点(4)和第三底部吊点(5)的连接;
步骤6,缓慢向第一底部吊点(3)的相反方向移动吊钩(10),钢丝绳(11)带动过渡段筒节(1)沿插销(6)转动,当过渡段筒节(1)稍微偏离垂直状态时,过渡段筒节(1)将在自重作用下进行翻转,此时与第一底部吊点(3)相连的钢丝绳(11)则拉住过渡段筒节(1)的底部;再缓慢向下降低吊钩(10)位置,使过渡段筒节(1)慢慢翻转过来;
步骤7,当过渡段筒节(1)翻转过来后,过渡段筒节(1)重心将位于螺纹套筒(2)的下方,在自重的作用下保持稳定;
步骤8,解除与第一底部吊点(3)相连的钢丝绳(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塔筒过渡段筒节的翻转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翻转方法还包括:步骤9,将三根钢丝绳与过渡段筒节(1)顶部的三个顶部吊点(9)连接,将其吊离工装架装置,放置在堆放场地;
步骤10,拆除两根插销(6),解除三根钢丝绳与过渡段筒节顶部吊点(9)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凝土塔筒过渡段筒节的翻转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两个螺纹套筒(2)的位置位于过渡段筒节(1)高度方向上偏离过渡段筒节重心位置且偏向筒节顶面5~2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凝土塔筒过渡段筒节的翻转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插销(6)一端为螺纹杆,另一端为圆柱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凝土塔筒过渡段筒节的翻转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工装架装置包括两组工装架(7)和半环形支座(8),半环形支座(8)固定安装于工装架(7)顶部,半环形支座(8)上架设插销(6)支托住过渡段筒节(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塔筒过渡段筒节的翻转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工装架(7)为四棱锥形,一根棱柱与底面近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塔筒过渡段筒节的翻转方法,其特征是:与底面近垂直的所述棱柱的向外倾角的角度范围为:大于90度和小于11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095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