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胶型混凝土减水剂制备方法及减水剂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12152.X | 申请日: | 202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3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李镓睿;周恩涛;黄敬夷;刘世雄;方沿;甄彧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凝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83/06 | 分类号: | C08F283/06;C08F220/06;C08F226/02;C04B24/26;C04B10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区谷苑路***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胶型 混凝土 水剂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减胶型混凝土减水剂制备方法及减水剂,是一种实现混凝土生产中节省胶材用量的有效成分。其中方法包括:将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与水加入到反应器中,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将甲基丙烯酸以及27.5%过氧化氢加入反应器,并充分搅拌;配制滴加液甲以及滴加液乙,滴加液甲包括甲基丙烯酸、2‑(烯丙基氨基)乙醇以及水,滴加液乙包括巯基乙酸、硫酸亚铁以及水;在搅拌中将甲、乙两种滴加液同时向反应器内匀速滴加,得到反应液;保持搅拌,向反应器中加入烧碱,待反应液的pH>4.5时向反应器内加入碳酸铵,充分搅拌溶解;向反应器内加入水并搅拌均匀,得到减胶型混凝土减水剂母液,将所述母液进行处理得到减胶型混凝土减水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胶型混凝土减水剂制备方法及减水剂。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主流建筑材料,混凝土的应用非常广泛,仅在中国就具有巨量级存量市场。胶凝材料是混凝土构成中的核心组分,是导致混凝土干缩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不断水化和放热,后期的干缩和环境温湿度的变化会引起体积变化甚至变形开裂,减少混凝土中使用的水泥量自然会减少水化过程中的水化热,并减少温差引起的收缩。另一方面,水泥的单价高,在混凝土中的成本占比最大。所以,减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意义重大。
混凝土减水剂是当前最常用的混凝土外加剂。目前,混凝土减水剂主要是聚羧酸系,它与多种功能性小材料同时复配,以实现混凝土中的一种或多种功能,如减水、保坍落度、缓凝、早强、引气、增稠等。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可以在保证一定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通过添加混凝土减水剂,降低混凝土的水胶比,提高混凝土强度,从而节省水泥等胶凝材料的用量,从而降低成本。虽然减水剂已经普及使用,但是由于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混凝土质量控制等原因导致混凝土生产企业产生了进一步减胶需求,在此背景下,混凝土减胶剂应运而生。减胶剂的作用是在保持混凝土水胶比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激发水泥强度(尤其是早期强度),使水泥用量较少的混凝土达到28天强度标准。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减胶剂主要通过简单地向混凝土减水剂中加入并拌入混凝土的方式使用,由于同时拌入混凝土中的聚羧酸减水剂分子(如图2所示)阻碍了减胶剂分子(通常为醇胺小分子)接近水泥颗粒表面,阻碍了激发反应的发生,因此其减胶效率低,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减胶型混凝土减水剂制备方法及减水剂,以解决现有技术下减胶剂仅通过简单地向混凝土减水剂中加入并拌入混凝土中,从而导致减胶效果不佳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减胶型混凝土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与水加入到反应器中,充分搅拌使其溶解;
将甲基丙烯酸以及27.5%过氧化氢加入反应器,并充分搅拌;
配制滴加液甲以及滴加液乙,滴加液甲包括甲基丙烯酸、2-(烯丙基氨基)乙醇以及水,滴加液乙包括巯基乙酸、硫酸亚铁以及水;
在搅拌中将甲、乙两种滴加液同时向反应器内匀速滴加,得到反应液;
保持搅拌,向反应器中加入烧碱,待反应液的pH>4.5时向反应器内加入碳酸铵,充分搅拌溶解;
向反应器内加入水并搅拌均匀,得到减胶型混凝土减水剂母液,将所述母液进行处理得到减胶型混凝土减水剂。
可选的,溶解在反应器中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的重量份为310-320,水的重量份为290-300,其中溶解温度为25-50℃。
可选的,反应器中加入的甲基丙烯酸的重量份为6份,27.5%过氧化氢的重量份为5份。
可选的,滴加液甲中的甲基丙烯酸的重量份为34份、2-(烯丙基氨基)乙醇的重量份为10份以及水的重量份为36份;滴加液乙中的巯基乙酸的重量份为1.8份、硫酸亚铁的重量份为6份以及水的重量份为52.2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凝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凝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21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