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高速开关阀五模式切换的气缸位置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13024.7 | 申请日: | 202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3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王昱衡;孙志涵;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2;F15B15/28;F15B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阳理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邬晓楠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高速 开关 模式 切换 气缸 位置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基于高速开关阀五模式切换的气缸位置控制方法,属于气动伺服控制领域。本发明通过活塞向右快速移动、向右缓慢移动、完全关闭、活塞向左快速移动、向左缓慢移动五种不同的工作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了高速开关阀完全打开的时间,同时节省气体的消耗。并通过对位移误差信号esubgt;0/subgt;,位移误差变化率的计算和引入的阀值ε判定系统的具体工作模式,提高了系统响应速度,减少高速开关阀的工作状态频繁切换造成的气体浪费。此外通过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以及非线性误差反馈控制律,对PWM控制中存在的非线性区以及系统结构自身的非线性因素进行有效补偿,设计了五模式切换的自抗扰控制器,提高了基于高速开关阀的气缸位置控制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高速开关阀五模式切换的气缸位置控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高速开关阀全桥回路五模式切换的气缸位置伺服控制方法,属于气动伺服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气动技术以压缩空气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与信号的传递与控制,是实现生产自动化的一门重要技术。气动控制阀是对气体压力实现高精度控制及快速响应的关键。数字气动是气动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其中高速开关阀作为数字气动的核心元件具有抗污染能力强,价格便宜以及无需额外增加D/A转换模块等诸多优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气缸位置控制系统。在基于高速开关阀的气缸位置控制系统中,一般采用脉宽调制(Pulse WidthModulation,PWM)技术,来实现高速开关阀近似比例控制的功能。由于气缸两腔各需要两个高速开关阀来控制进气和排气,通常采用四个二位二通高速开关阀组成全桥回路来进行气缸位置控制。
由于气体的可压缩性、气缸活塞在运动中受到的摩擦力、气缸惯性负载以及高速开关阀的输出流量非线性等因素的存在,导致气缸位置定位及轨迹跟踪控制精度较低。开环控制系统当受到干扰作用后,气缸位置一旦偏离了原来的平衡状态,系统就没有消除或减小误差的功能。而传统PID控制算法无法解决高速开关阀的流量非线性带来的控制精度不高等诸多问题。并且在基于高速开关阀全桥回路的气缸位置伺服控制系统中,四个高速开关阀要频繁切换,高速开关阀处于PWM信号的控制下,无法完全打开,因此充气和排气速率始终无法达到最大,造成响应速度较慢,因此需要对四个高速开关阀的控制信号进行合理分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传统非增压式切换策略造成的响应速度慢、气体损耗大和控制精度低的问题,公开一种基于高速开关阀五模式切换的气缸位置控制方法,目的提高气缸位置控制的响应速度及控制精度,降低气体损耗,该气缸位置控制系统可以用在气动机械手的位置控制、焊接汽车生产线上、焊枪的定位等,提高了定位的速度,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所述高速开关阀全桥回路的气缸位置伺服控制系统包含:气源、无杆气缸、两个进气阀、两个排气阀、位移传感器和控制器;
所述进气阀A、进气阀B的进气口与气源相连,进气阀A的出气口与气缸容腔A相连,进气阀B的出气口与气缸容腔B相连;
所述排气阀A的进气口与气缸容腔A相连,排气阀B的进气口与气缸容腔B相连,排气阀A、排气阀B的出气口与大气环境相通;
所述无杆气缸上安装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对被控气缸内活塞的位置进行测量并反馈给控制板;
所述控制器的四路PWM信号输出端与进气阀A、进气阀B、排气阀A、排气阀B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控制器根据位移误差信号e0和预设的阀值ε控制四个阀的工作状态分为气缸活塞快速向右移动、缓慢向右移动、气缸活塞快速左移、缓慢向左移动和完全关闭五种不同的工作模式。
基于高速开关阀五模式切换的气缸位置控制方法,基于高速开关阀全桥回路的气缸位置伺服系统,控制此系统对气缸位置定位实现高效、精确的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30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性能碳纤维丝加工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鞋套生产用自动翻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