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鹿茸菇栽培的栽培料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13985.8 | 申请日: | 202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98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黄飚;刘跃进;皮静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恒生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A01G1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田立媛 |
地址: | 1105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鹿茸 栽培 料及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鹿茸菇栽培的栽培料,属于鹿茸菇栽培技术领域,包括下述质量分数的原料:金针菇菌糠40‑45%、玉米芯22‑25%、麸皮18‑20%、草炭9‑11%、玉米面2‑4%、石膏1‑1.5%和碳酸钙1‑1.5%,含水量64‑66%;以栽培料进行栽培的过程包括:将栽培料装瓶,并在瓶子的侧壁等间距打孔,高压灭菌,冷却后,向瓶中接种,管理,采收。本发明以菌糠代替木屑,提高了菌糠的利用率,而且避免了木材资源的浪费,同时,改变了鹿茸菇的栽培方法,缩短了发菌周期,形成了明显的后熟特征,提高了单瓶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鹿茸菇栽培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鹿茸菇栽培的栽培料及应用。
背景技术
荷叶离褶伞(Lyophyllum decastes),又名荷叶蘑,路基蘑、铁道蘑等,属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伞菌目(Agaricales),白蘑科(Tricholomataceae),离褶伞属(Lyophyllum),目前是工厂化品种之一,形状如扫帚或珊瑚,又像幼小的鹿角,故商品名为“鹿茸菇”。其肉质肥厚细腻、清香扑鼻,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同时还具有降血脂、防辐射、抗癌等功效,是一种营养丰富,兼具食药用功效的珍稀食用菌,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据报道1973年,鹿茸菇已被人工驯化成功,2007年工厂化栽培工艺基本形成。研发了以松木屑为主料(65%),米糠、麸皮、玉米粉为辅料的配方,采用850cc出菇瓶,建立了发菌时间为52天,单瓶产量104g的工厂化工艺。但随着森林资源禁伐,木屑资源匮乏,以木屑为主料的工厂化栽培配方以不能满足持续生产的需要,因此需要寻找新的替代资源,作为培养原料;而且,目前栽培鹿茸菇时,发菌周期过长,单瓶产量过低,后熟阶段特征不明显,能出菇后才来发现问题,因此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以代替木屑的栽培料,并将其应用于鹿茸菇制备中,缩短发菌周期,并使得后熟阶段特征明显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以菌糠代替木屑,提高了菌糠的利用率,而且避免了木材资源的浪费,同时,改变了鹿茸菇的栽培方法,提高了单瓶产量,后熟特征明显,缩短了发菌周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鹿茸菇栽培的栽培料,包括下述质量分数的原料:金针菇菌糠40-45%、玉米芯22-25%、麸皮18-20%、草炭9-11%、玉米面2-4%、石膏1-1.5%和碳酸钙1-1.5%,含水量64-66%。
作为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请求保护栽培料在栽培鹿茸菇中的应用。
作为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请求保护一种栽培鹿茸菇的方法,以所述的栽培料进行栽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栽培料进行栽培的过程包括:将栽培料装瓶,并在栽培料的四周等间距打孔,高压灭菌,冷却后,向瓶中接种,管理,采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恒生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恒生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39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12导联动态心电发射器
- 下一篇: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