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脉弓头臂干动脉血管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15504.7 | 申请日: | 202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7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厉建林;苗仁英;陈宁恒;吴世勇;李萌;王彦军;宋燕;郭学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07 | 分类号: | A61F2/07;A61F2/966;A61F2/97 |
代理公司: | 郑州翊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5 | 代理人: | 付红莉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脉弓 头臂干 动脉 血管 支架 | ||
一种主动脉弓头臂干动脉血管支架,属于医疗耗材,是一种覆膜支架,包括主支架和两个分支支架,两个分支支架的一端嵌入在主支架的前端端头处,主支架的前端设置为与分支支架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与主支架为一体式结构,另一端封闭并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护裙,护裙内开有并列设置的两个通孔,分支支架的一端为连接端,穿过护裙的通孔深入到主支架的连接件内,分支支架的连接端端头处设置有限位结构。本发明构思新颖,设计巧妙,应用于主动脉弓无名动脉处时,能够有效的降低覆膜支架放置的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耗材领域,尤其涉及血管支架,具体为一种用于主动脉弓分支血管的覆膜支架。
背景技术
主动脉是体循环动脉的主干,自左心室发出,经肺动脉的右侧向右前上方行,至右侧第二胸肋关节高度,呈弓形转向左后方,达第四胸椎体下缘的左侧,再转向下行,主动脉弓是升主动脉延续的弓形弯曲的部分,主动脉弓于弓的凸侧发出三条较大的动脉,从右到左一次为头臂干(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上行后分支为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其中,左颈总动脉和右颈总动脉上行穿过颈部后为人体的头部供血,左锁骨下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路过人体锁骨处后为左右侧上肢供血。
主动脉内膜撕裂并剥离是主动脉易发生的疾病,主动脉内膜撕裂并剥离常被称为主动脉夹层,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导致主动脉壁压力增加或结构变化,血管内膜撕裂、出现裂口,血液经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将内膜与中膜和/或外膜分开,形成假腔,主动脉腔内血液通过裂口进入形成的假腔中,使主动脉血管壁形成血肿,就像血管内膜从主动脉壁上剥离开一样。主动脉夹层形成后,血肿破裂,出血会进入心包而引起急性心包填塞,直接危及生命,血肿不破裂也会压迫附近血管,压迫冠脉导致心肌梗死,压迫其它血管造成终末器官缺血,随后带来各种缺血性疾病甚至器官衰竭。该疾病起病急,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抢救窗口期短。主动脉弓处血液转角角度大,承受来自左心室最强的动脉血液冲击压力,是主动脉最容易发生夹层的部分。另外,先天性心脏病中,主动脉弓离断也是主动脉弓处的常见疾病。
目前针对此类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具体而言,是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通过各种术式进行主动脉置换或者放置覆膜支架,尤其后者,其创伤小、恢复快、死亡率低,更降低了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已成为复杂性主动脉夹层的标准治疗方式。覆膜支架(covered stent)指的是金属支架上涂覆特殊膜性材料的支架,既保留了金属支架的功能,又具有膜性材料隔绝的特性。其中,金属支架多为自扩张镍钛合金支架,膜性材料多为聚酯膜,通过聚酯缝合线与金属支架连接,金属支架上带有显影的标记点。
但是,由于主动脉弓处分支较多,且发生病变的位置也较多,这使得哪怕医疗耗材公司制作出各种规格各种形态的覆膜支架,但受限于介入手术的手术过程,现有的这些覆膜支架依然难以满足需求。如现有的用于血管分支处的覆膜支架为一体的人字形支架,手术和张开比较复杂容易发生问题,同时还在支架张开之前就必须调整好放置角度,这为该支架的放置带来的较大的困难,术者只能通过多次尝试来完成放置过程,即使采用最新的覆膜支架,其远近端均有标记点,依然存在手术难度高,手术时间长,对术者的经验要求过高的问题,很难应用在主动脉弓的无名动脉处;也有采用分体结构的覆膜支架,但无名动脉的分支血管右锁骨下动脉仅4-5cm处就有新的分支血管,这使得分支血管内的覆膜支架长度难以保证其有效的附着在血管内壁,覆膜支架一旦脱离将同样带来新的问题,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主动脉弓头臂干动脉血管支架,是一种用于放置在主动脉弓无名动脉及其分支血管内的覆膜支架,能够有效的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成功率。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来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55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