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循环脱附型废气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15982.8 | 申请日: | 2022-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7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许尚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鸿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6 | 分类号: | B01D5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200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循环 脱附型 废气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废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循环脱附型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进气口和排气口,进气口和排气口之间的壳体内腔内设置有由动力驱动转动的转盘,转盘的上下表面对应设置有允许转盘转动且分别覆盖部分转盘上下表面的上脱附室和下脱附室,壳体上设置有加热室,第一管道的一端与加热室连通、另一端与转盘上表面的上脱附室连通,中部连通有脱附风机的第二管道的一端与加热室连通、另一端与转盘下表面的下脱附室连通,上、下脱附室通过转盘上的间隙实现上下贯通,优点是,活性炭的吸附与脱附一体化、免拆装进行,实现了活性炭的不停产吸附和脱附,生产成本低,占用空间小,适用于工业有机废气的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循环脱附型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工业有机废气的排放已提上了议事日程,环保部门对于一些废气排放不合格企业已经下达禁止生产的禁令,然而,工业有机废气处理最主要的方法是利用活性炭装置进行吸附净化,活性炭装置吸附饱和后就无法再吸附,通常情况下一周时间就饱和失效,活性炭耗材的频繁更换,增加了企业废气处理运行成本,因此使用活性炭装置处理工业有机废气,就好比汽车,买得起车用不起油,使得活性炭废气处理装置通常成为摆设。为此,使活性炭装置有效再生,做到资源的循环利用对企业和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活性炭装置的类型和不同吸附物质的性质,人们开发了高温加热再生法、溶剂萃取再生法和负压再生等。溶剂萃取再生法和负压再生法运行成本较高,目前主要用于规模化工业生产的只有高温加热再生法,但缺点:一是再生过程需要专门的活性炭再生装置;二是活性炭装置的损失较大,再生的活性炭机械强度下降,纤维表面化学结构发生改变,多次反复利用价值下降;同时再生设备的运转费用也较高,不能符合节能的大趋势和企业成本要求;三是再生过程影响正常的废气处理,给企业的连续生产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边利用活性炭进行废气处理、边对活性炭进行脱附后重新使用的全自动循环脱附型废气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解决的:
全自动循环脱附型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上并与壳体内腔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排气口之间的壳体内腔内设置有由动力驱动转动的盛放活性炭的盘底上均布有通孔的转盘,转盘的上下表面对应设置有允许转盘转动且分别覆盖部分转盘上下表面的上脱附室和下脱附室,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加热室,第一管道的一端与加热室内腔的一侧连通、另一端与转盘上表面的上脱附室连通,中部连通有脱附风机的第二管道的一端与加热室内腔的另一侧连通、另一端与转盘下表面的下脱附室连通,上、下脱附室通过转盘上的间隙实现上下贯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转盘包括圆形的带有中轴的盘底及设置在所述盘底周边上的环形的侧壁,中轴与侧壁之间设置有两块以上的分隔板,所述的分隔板以中轴为中心呈放射性地布设进而将转盘内腔分割成六个以上、上部开口的扇形的容纳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排气口上设置有排风扇或/和进气口上设置有抽风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盘内设置有柱状的活性炭,所述上、下脱附室通过转盘上相邻柱状活性炭之间的间隙及盘底上的通孔实现上下贯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动力为电机或气动马达或压液马达,所述电机或气动马达或压液马达通过链条机构或齿轮机构受控制器的控制带动转盘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脱附室和下脱附室分别为相对于转盘对称设置的上扇形容器、下扇形容器,上扇形容器的下部开口与转盘上表面滑动或转动配合,所述下扇形容器的上部开口与转盘下表面可滑动或转动配合,上脱附室或/和下脱附室内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鸿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台州鸿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59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