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生纳米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16031.2 | 申请日: | 202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8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娄文勇;梁珊;吴晓玲;宗敏华;熊隽;袁欣;刘妹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22 | 分类号: | B01J31/22;C08G83/00;G01N21/31;G01N21/33;G01N21/78;C02F1/72;C02F1/74;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齐键 |
地址: | 51064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生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纳米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仿生纳米酶是由Ce3+、Ce4+和配体配位形成的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粒子,框架表面同时含有Ce3+和Ce4+;所述配体为二元羧酸或三元羧酸,该仿生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可溶性铈盐的水溶液和配体混合,进行反应,得到仿生纳米酶。本发明受天然漆酶多铜基活性中心及其Cu2+/Cu1+电子转移路径启发,得到多价态铈金属有机框架的仿生纳米酶,不仅能够模拟天然漆酶的结构和功能,还具有活性高、稳定性强、功能性多,可循环利用和制备简单的优势,特别适用于酚类污染物的降解与硫醇类化合物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生纳米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漆酶是一类多铜基氧化还原酶类,以分子氧为电子受体催化底物发生单电子氧化,仅产生水作为副产物,被认为是一种绿色、高效及全能的生物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多种生物催化过程,尤其是环境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然而,天然漆酶存在易失活、难回首、稳定性差等缺点,导致其应用受限。
纳米酶是一类具有类似天然酶催化功能的纳米材料,能够结合化学催化剂和生物催化剂的优势。目前,具有漆酶活性的纳米酶(漆酶纳米酶)已吸引了广泛关注,然而,已有报道的漆酶纳米酶主要局限于铜基纳米材料,制备工艺多较为复杂,产物多以非晶态的形式存在,机械强度较差,催化活性有待提高,应用范围较为局限,而高性能非铜基漆酶纳米酶及其仿生化制备的策略尚不多见。
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制备简单、结构有序、活性高、稳定性好、可循环再生和具有高应用价值的非铜基仿生漆酶纳米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上述仿生纳米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上述仿生纳米酶的应用。
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为:天然漆酶活性中心由铜原子(分为3类,T1-Cu,T2-Cu,T3a/b-Cu)与不同氨基酸残基配位组合形成,其中,顺磁性T1-Cu是底物氧化的活性位点,而T2-Cu和T3a/b-Cu结合形成三核铜簇,为分子氧提供电子并使其还原成水。在此催化循环过程中,一价和二价铜(Cu2+/Cu1+)之间的循环氧化还原在将电子从底物转移到氧气中起着关键作用。受天然漆酶Cu2+/Cu1+氧化还原模型启发,多价态铈(Ce4+/Ce3+)纳米材料及其氧化还原反应性有望模拟天然漆酶的结构和功能。据此,本发明采用仿生化策略创制了新型多铈基漆酶纳米酶(见图1),并探究了其性质和应用,为新型纳米酶的创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
本发明设计的多价态铈(Ce4+/Ce3+)仿生纳米酶能够模仿天然漆酶的结构和功能,利用分子氧催化底物氧化,仅产生氧化产物和水,没有二次污染,符合绿色催化理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生纳米酶,是由Ce3+、Ce4+和配体配位形成的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粒子,所述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粒子的表面同时含有Ce3+和Ce4+;所述配体为二元羧酸或三元羧酸。
优选的,所述Ce3+、Ce4+的摩尔比为1:0.5~1:1.5。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Ce3+、Ce4+的摩尔比为1:0.7~1: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60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