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脸特征提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16045.4 | 申请日: | 202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83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欣;戴磊;刘玉宇;肖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6 | 分类号: | G06V40/16;G06V10/80;G06V10/82;G06K9/6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沈克琪 |
地址: | 518033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征 提取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人脸特征提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提高人脸特征提取的准确性。方法包括:获取包含有人脸的目标图像;将目标图像输入至预先训练完成的人脸特征提取模型中;其中,该人脸特征提取模型包括特征网络和注意力网络;通过特征网络输出目标图像中人脸的初始人脸特征;通过注意力网络输出目标图像中的注意力特征;其中,该注意力网络为预设的教师网络的学生网络;注意力网络基于教师网络训练得到;注意力特征用于指示初始人脸特征中特征因子的重要程度;基于注意力特征处理初始人脸特征,得到目标图像中人脸的最终人脸特征。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区块链技术,人脸特征提取的数据可存储于区块链节点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脸特征提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注意力Attention机制最早在NLP(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神经语言程序学)领域中被提出,基于Attention机制的转换器Transformer结构近年在NLP的各项任务上大放异彩。在视觉任务中,Attention机制也受到了很多的关注,比较有名的方法包括Non-Local Network(非本地网络),能够在时空 Volume中对全局的关系进行建模,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视觉任务中的自注意力Self-attention模块通常需要进行大矩阵的矩阵乘法,显存占用大且比较耗时。目前在人脸识别或人脸追踪中会遇到下述几个问题:大尺度侧脸,光线明暗,背景(如衣服,墙壁等),遮挡,即使可以通过特征提取来达到特征距离相似,但是随着不同的环境的变化,这个相似的阈值是随机可变的,导致特征的准确性不稳定;如果单纯的从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特征,势必会带入非常多的噪声,单纯的数据增广又不能涵盖任意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脸特征提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提高人脸特征提取的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人脸特征提取方法,包括:获取包含有人脸的目标图像;将目标图像输入至预先训练完成的人脸特征提取模型中;其中,人脸特征提取模型包括特征网络和注意力网络;通过特征网络输出目标图像中人脸的初始人脸特征;通过注意力网络输出目标图像中的注意力特征;其中,该注意力网络为预设的教师网络的学生网络;注意力网络基于教师网络训练得到;注意力特征用于指示初始人脸特征中特征因子的重要程度;基于注意力特征处理初始人脸特征,得到目标图像中人脸的最终人脸特征。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注意力特征的特征维度与初始人脸特征的特征维度的维度数量相同;基于所述注意力特征处理初始人脸特征,得到目标图像中人脸的最终人脸特征的步骤,包括:将初始人脸特征和注意力特征中,特征维度相同的特征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得到目标图像中人脸的最终人脸特征。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初始人脸特征中包括多个特征因子的初始因子值;注意力特征中包括每个特征因子的权重;将初始人脸特征和所述注意力特征中,特征维度相同的特征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得到目标图像中人脸的最终人脸特征的步骤,包括:针对初始人脸特征中的每个特征因子,从注意力特征中提取特征因子的权重,将特征因子的初始因子值乘以权重,得到特征因子的最终因子值;将每个特征因子的最终因子值,确定为目标图像中人脸的最终人脸特征。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初始人脸特征中包括多个特征因子的初始因子值;注意力特征中包括每个特征因子的指示值;将初始人脸特征和所述注意力特征中,特征维度相同的特征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得到目标图像中人脸的最终人脸特征的步骤,包括:针对初始人脸特征中的每个特征因子,从注意力特征中提取特征因子的指示值,如果指示值为预设的第一值,将特征因子的初始因子值确定为特征因子的最终因子值;如果指示值为预设的第二值,删除特征因子以及特征因子的因子值;将剩余的特征因子的最终因子值,确定为目标图像中人脸的最终人脸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60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科手术用多指节仿生机器人手臂
- 下一篇:银行ATM的数量预估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