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整设备的休眠功耗的方法和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16096.7 | 申请日: | 202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9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周为新;蓝斌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287 | 分类号: | G06F1/3287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魏小霞 |
地址: | 350003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整 设备 休眠 功耗 方法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调整设备休眠功耗的方法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对所述设备的多个休眠模式分别设置不同的唤醒时间;以及根据与所述设备的当前所处的休眠模式相对应的唤醒时间对所述设备进行唤醒。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唤醒动作,进而实现功耗优化,减少不必要的功耗损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调整设备的休眠功耗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现在几乎人手一台电子设备,也随着人们对电子设备使用的频繁,对电子设备的电量也呈现出了高要求,电子设备的电量则是消耗的越慢越好。
在设备低功耗下,因为没有实际的任务在运行,故此设备需要定时的更新电池的电量情况,若没有及时更新,极端情况下会出现设备直接在低电模式下直接掉电的情况,或则过程中用户唤醒瞬间看到的电量不准确。目前常见的移动终端闲置的时候都是通过设置定时器来定时唤醒系统来更新电量,其缺点在于每次设备唤醒都需要额外的电量消耗。
在一般的设备中,设备的休眠模式就一种,所以每次休眠对电池的损耗差异不大。只要定时更新即可,比如1小时更新一次。然而电子水墨屏设备上就存在多种的休眠模式,不同的模式都是按最快的定时周期唤醒,导致续航能力差。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调整设备的休眠功耗的方法,其能够对设备的不同休眠模式采取不同的唤醒时间,来优化功耗,减少不必要的唤醒动作,减少不必要的功耗损耗,延长续航时间。
在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调整设备的休眠功耗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所述设备的多个休眠模式分别设置不同的唤醒时间;以及根据与所述设备的当前所处的休眠模式相对应的唤醒时间对所述设备进行唤醒。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对所述设备进行剩余电池电量更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唤醒时间被设置为在对应的休眠模式下所述设备的电量步进预设值所需要的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计算所述设备在所述多个休眠模式下对应的唤醒时间,其中计算所述设备在所述多个休眠模式下对应的唤醒时间包括:根据所述设备的电池容量与所述多个休眠模式的功耗,针对所述多个休眠模式分别计算所述设备的电量步进预设值所需要的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所述设备在所述多个休眠模式下对应的唤醒时间包括:通过以下等式计算所述唤醒时间,唤醒时间=(电池容量×步进预设值)/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设备进入休眠指令,计算当前休眠模式下电量步进预设值所需要的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针对所述设备设置所述多个休眠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休眠模式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亮屏休眠、低功耗休眠、超低功耗休眠。
在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指令集;以及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集以执行上述提及的一种调整设备的休眠功耗的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子水墨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对所述设备的多个休眠模式分别设置不同的唤醒时间;以及根据与所述设备的当前所处的休眠模式相对应的唤醒时间对所述设备进行唤醒。以此方式,减少不必要的唤醒动作,进而实现功耗优化,减少不必要的功耗损耗,提供更长的续航。
上述发明内容相关记载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而可以依据说明书的文字及附图记载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易于理解,以下结合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60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固定管道支架
- 下一篇:一种新型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