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四分裂导线的高压配电装置的连接方式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18749.5 | 申请日: | 202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43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磊;才树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44 | 分类号: | H01R4/44;H02G7/05;H02G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周莹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分裂 导线 高压 配电装置 连接 方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四分裂导线的高压配电装置的连接方式,包括T型线夹金具主体和设备线夹组件,所述T型线夹金具主体包括第一金具主体、第二金具主体、第三金具主体和第四金具主体,第一金具主体与第二金具主体连接,第三金具主体与第四金具主体连接,第一金具主体与第三金具主体,第二金具主体与第四金具主体连接,第三金具主体远离第一金具主体的一端连接有引下接线板,第四金具主体远离第二金具主体的一端也连接有引下接线板,T型线夹金具主体与导线连接,所述设备线夹组件与导线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间距可调,传输可靠的四分裂导线T型线夹和设备线夹配合使用,可保持导线截面不变,减小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四分裂导线的高压配电装置的连接方式,属于高压配电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国内的超高压大容量架空输电线路为了提高输送容量和减少电能损失,往往采用4分裂的钢芯铝绞线以增加载流量。而目前配电装置的接线线夹通常为双分裂线夹,在架空线引下时需采用4分裂变2分裂,导线截面发生变化,引起电阻升高,导线发热,损耗增加。
另外,国内导线的4分裂导线间距为400mm,与国外(如越南等)采用的450mm不匹配,线夹不能通用,也给安装工作带来了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四分裂导线的高压配电装置的连接方式,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间距可调,传输可靠的四分裂导线T型线夹和设备线夹配合使用,可保持导线截面不变,减小损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四分裂导线的高压配电装置的连接方式,包括T型线夹金具主体和设备线夹组件,所述T型线夹金具主体包括第一金具主体、第二金具主体、第三金具主体和第四金具主体,第一金具主体与第二金具主体连接,第三金具主体与第四金具主体连接,第一金具主体与第三金具主体,第二金具主体与第四金具主体连接,第三金具主体远离第一金具主体的一端连接有引下接线板,第四金具主体远离第二金具主体的一端也连接有引下接线板,T型线夹金具主体与导线连接,所述设备线夹组件与导线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间距可调,传输可靠的四分裂导线T型线夹和设备线夹配合使用,可保持导线截面不变,减小损耗。
前述的一种用于四分裂导线的高压配电装置的连接方式,所述设备线夹组件包括第一设备线夹、第二设备线夹、第三设备线夹,所述第一设备线夹由第一四分裂导线金具和第一设设备连接板一体成型构成,所述第二设备线夹由第二四分裂导线金具和第二设设备连接板一体成型构成,所述第三设备线夹由第三四分裂导线金具和第三设设备连接板一体成型构成;一体成型可避免因固定方式带来的连接故障,减少故障率,同时可增大导电截面,减小导电损耗。
前述的一种用于四分裂导线的高压配电装置的连接方式,所述第一金具主体包括第一上端部、第一下端部和第一间距调节板,第二金具主体包括第二上端部、第二下端部和第二间距调节板,第三金具主体包括第三上端部、第三下端部和第三间距调节板,第四金具主体包括第四上端部、第四下端部和第四间距调节板,第一下端部与第三上端部连接,第二下端部与第四上端部连接,第一间距调节板与第二间距调节板交叠式连接,第三间距调节板与第四间距调节板交叠式连接,引下接线板与第三下端部连接,引下接线板与第四下端部连接;第一间距调节板与第二间距调节板采用可拆卸的交叠式连接,第三间距调节板与第四间距调节板采用可拆卸的交叠式连接,使T型线夹金具主体的间距可调节,适用于不同间距的4分裂导线。
前述的一种用于四分裂导线的高压配电装置的连接方式,所述第一上端部和第二上端部上均设置有T型线夹导线凹槽,第三金具主体和第四金具主体上均设置有T型线夹导线凹槽,所述T型线夹导线凹槽上连接有压块,所述压块与第一上端部连接,压块与第二上端部连接,压块与第三金具主体连接,压块与第四金具主体连接,T型线夹导线凹槽置于远离第一间距调节板、第二间距调节板、第三间距调节板与第四间距调节板的一侧;T型线夹导线凹槽内穿插导线,压块对导线进行压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87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