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以改变色彩的透明景观墙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19231.3 | 申请日: | 202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8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杨云峰;闫婷;安雪晴;何文清;许可;杨欣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5/14;E04B2/00;B01D29/01;H02J7/35;F21S10/02;F21S9/03;F21V33/00;F21V17/12;F21Y115/10;F21W121/00 |
代理公司: | 日照市聚信创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19 | 代理人: | 辉雪瑛 |
地址: | 210037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以 改变 色彩 透明 景观 | ||
1.一种可以改变色彩的透明景观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景观墙体(1)、底座(2)、加水通管(209)、放气通管(2010)和上水总管(5);
所述底座(2)为方形中空结构,埋设在地下,并连接在景观墙体(1)的底部,底座(2)的内部中间设有中间防潮竖隔板(201),并分隔成前腔与后腔,前腔的上端设有横隔板(202),横隔板(202)的下端一侧连接有限位框(203),且前腔通过限位框(203)分隔成蓄水腔与进气腔,蓄水腔的前后两内壁上分别设有横向导杆(205),并通过横向导杆(205)滑动安装有推板(204),推板(204)贴在限位框(203)上,所述加水通管(209)竖向密封穿过横隔板(202),并插入到蓄水腔中,且加水通管(209)的顶部通过连接有密封塞(2091),所述放气通管(2010)竖向密封穿过横隔板(202),并插入到蓄水腔中,其顶部端通过连接有橡胶塞,所述景观墙体(1)上设有开孔A(101)与开孔B(102),且两组开孔A(101)与两组开孔B(102)从下至上依次间隔排列,景观墙体(1)的顶部还铺设有太阳能电池板(107),开孔A(101)的前侧设有卡框(1011),并通过卡框(1011)卡装有种植筒(103),开孔B(102)的两侧分别设有卡槽(1022),卡槽(1022)的外端为台阶状结构,并设有内螺纹结构,内侧底端设有连接触点,所述开孔B(102)的内侧后端设有内挡板(1021),并插装有透明框(105),透明框(105)内安装有LED灯板(106),LED灯板(106)上设有颜色可调的灯珠,两端分别穿出透明框(105)并设有连接触板(1061),透明框(105)的两端还设有卡板(1051),且透明框(105)插入到开孔B(102)内侧时,卡板(1051)与连接触板(1061)均插入到卡槽(1022)内,并通过内六角螺栓拧入到卡槽(1022)外侧的台阶状结构内紧密卡位,且连接触板(1061)与连接触点接触连接,底座(2)上还安装有滤水槽(104),滤水槽(104)的内侧上端设有滤板,底部通过密封竖管插入到蓄水腔的左侧上端,所述上水总管(5)的一端插入到蓄水腔的左侧后端,另一端穿过后侧防潮竖隔板(206),并通过两组纵向防潮隔板(207)之间的空腔,向上穿过底座(2)与种植筒(103)上的进水管(1033)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以改变色彩的透明景观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筒(103)内部为中空结构,顶部设有两组种植孔,且种植筒(103)的内侧下端设有底挡板(1031),底挡板(1031)的底侧中间设有底隔板(10311),种植筒(103)的内侧两端分别设有侧挡板(1032),侧挡板(1032)上分别设有三组通孔(10321),侧挡板(1032)的下端与底挡板(1031)固定相连,且种植筒(103)内通过底挡板(1031)、底隔板(10311)与两组侧挡板(1032)间隔成进水腔、种植腔与溢水腔,且进水腔的外侧连接有进水管(1033),进水管(1033)的高度高于通孔(10321)的高度,并连接有控制阀,溢水腔的外侧连接有溢水管(1034),溢水管(1034)贴在种植筒(103)的内侧底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可以改变色彩的透明景观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筒(103)上的溢水管(1034)依次相连,并插入到滤水槽(104)内,置于滤板上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以改变色彩的透明景观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204)的外壁侧设有一圈橡胶外圈(2041),且橡胶外圈(2041)分别与横向导杆(205)、蓄水腔的内壁相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以改变色彩的透明景观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腔的后端设有一组后侧防潮竖隔板(206),且后侧防潮竖隔板(206)与中间防潮竖隔板(201)之间设有两组纵向防潮隔板(207),且后腔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两组纵向防潮隔板(207)间隔成两组蓄电腔,且蓄电腔的上端两组分别设有干燥箱(208),干燥箱(208)之间安装有蓄电池(3),蓄电池(3)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107)、连接触点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923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