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端部迷宫式密封结构的碳纤维预氧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19266.7 | 申请日: | 202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17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谈源;曹飞;刘庆君;朱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创碳谷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9/12 | 分类号: | D01F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锦信诚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13 | 代理人: | 丁涛 |
地址: | 21312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端部 迷宫 密封 结构 碳纤维 氧化 | ||
1.一种带端部迷宫式密封结构的碳纤维预氧化炉,沿垂直于碳纤维丝束(00)传输方向上设有若干层预氧化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氧化室包括:
氧化腔(10),一端设有气流分配器(20),另一端设有回风腔(30);
两个迷宫气封结构(40),对称设置在所述氧化腔(10)的两端部,且位于所述气流分配器(20)和所述回风腔(30)的外侧;
新风分配器(50),设置在与所述氧化腔(10)长度方向平行的侧壁上,位于所述迷宫气封结构(40)的端部,其新风气体吹入所述迷宫气封结构(40)内朝向碳纤维丝束(00)喷出形成气封屏障;
以及与所述新风分配器(50)同侧设置的侧风室(60);
所述回风腔(30)内沿所述氧化腔(10)的气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流道腔(31)和第二流道腔(32),所述第一流道腔(31)和所述第二流道腔(32)均与所述侧风室(60)连通;
其中,所述氧化腔(10)内主流气体(a)经所述第一流道腔(31)进入所述侧风室(60),相邻两层所述回风腔(30)的层间气体(b)与吹出的新风气体被吸入所述第二流道腔(32)后进入所述侧风室(60),进入所述侧风室(60)的气体经风机吹入所述气流分配器(20)形成气流循环;
为了提高所述迷宫气封结构(40)的整体气封效果,所述迷宫气封结构(40)由外至内依次设有边缘腔室(41)、中间腔室(42)和内部腔室(43);
所述边缘腔室(41)、中间腔室(42)和内部腔室(43)在面向碳纤维丝束(00)的平面上均设有若干喷嘴(44);
位于碳纤维丝束(00)相对面的若干所述喷嘴(44),将所述新风分配器(50)送入所述边缘腔室(41)、中间腔室(42)和内部腔室(43)内部的新风气体喷至碳纤维丝束上形成气封屏障;
所述边缘腔室(41)和所述内部腔室(43)上的若干所述喷嘴(44)沿所述碳纤维丝束(00)的传输方向倾斜设置;
所述边缘腔室(41)上的若干所述喷嘴(44)朝向所述氧化腔(10)外部倾斜,其位于所述边缘腔室(41)上方的所述喷嘴(44)朝向左上方倾斜,位于所述边缘腔室(41)下方的所述喷嘴(44)朝向左下方倾斜,相邻两个所述迷宫气封结构(40)相对喷出的气流有效防止了环境冷空气进入到所述氧化腔(10)内,保证了碳纤维丝束在高温碳化环境中的氧化效果;
而与氧化炉内部主流气体(a)接触的所述内部腔室(43)上的若干所述喷嘴(44)朝向所述氧化腔(10)内部倾斜其上方的所述喷嘴(44)朝向右上方倾斜,下方的所述喷嘴(44)朝右下方倾斜,相邻两个所述迷宫气封结构(40)相对喷出的气流有效防止了所述氧化腔(10)内的气流外溢;
所述中间腔室(42)上的若干所述喷嘴(44)垂直于碳纤维丝束(00)设置,其所述喷嘴(44)喷出的气流垂直于所述碳纤维丝束(00),形成周期性的高压区域,高压区域的气体朝向所述边缘腔室(41)和所述内部腔室(43)的方向排出,更好阻挡了环境冷空气的进入和所述氧化腔(10)内气体的溢出,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所述迷宫气封结构(40)的气密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端部迷宫式密封结构的碳纤维预氧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腔室(41)、中间腔室(42)和内部腔室(43)上的若干所述喷嘴(44)均呈交错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端部迷宫式密封结构的碳纤维预氧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气封结构(40)的所述内部腔室(43)与所述回风腔(30)的所述第二流道腔(32)直接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端部迷宫式密封结构的碳纤维预氧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气封结构(40)为双层结构;
且与所述迷宫气封结构(40)的所述内部腔室(43)接触的所述第二流道腔(32)呈双层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端部迷宫式密封结构的碳纤维预氧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风室(60)内还设有加热组件;
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过滤器和加热器,进入所述侧风室(60)内的气体经过所述过滤器、及所述加热器预热后进入所述气流分配器(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创碳谷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新创碳谷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926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