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水处理装置和污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19326.5 | 申请日: | 202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2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毛建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瑞姆水处理(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B01F33/83;B01F27/118;B01F27/55;B01F27/906;B01F3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郑磊 |
地址: | 324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处理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和污水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包括污水处理箱,污水处理箱内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放置槽以及两个第二放置槽,其中一个第一放置槽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底部贯穿第一放置槽并延伸至第二放置槽内部,另外一个第一放置槽内部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底部贯穿第一放置槽,且第二转轴底部与另外一个第二放置槽内壁转动连接,两个第一放置槽之间设置有驱动机构,发明申请通过水泵将污水抽至污水处理箱内部,再利用污水所具有的动能以及重力势能来为装置提供动力,在污水进入装置内部后一方面对污水中的杂物进行粉碎,另一方面同步的对装置内部加入污水添加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和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如住宅、机关、学校、医院、商店、公共场所及工业企业卫生间等。生活污水所含的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尿素、氨氮等)和大量病原微生物(如寄生虫卵和肠道传染病毒等)。存在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极不稳定,容易腐化而产生恶臭。细菌和病原体以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为营养而大量繁殖,会导致传染病蔓延流行。因此,生活污水排放前必须进行处理,一般在家庭生活当中污水不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管道内经常出现异味,对日常生活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方法,解决了现有生活当中污水不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管道内经常出现异味,对日常生活造成不便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一侧安装有水泵的污水处理箱,所述污水处理箱顶部连通有入水管,所述污水处理箱一侧连通有出水管,所述污水处理箱内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放置槽以及两个第二放置槽,且两个所述第一放置槽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放置槽正上方;
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放置槽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且所述第一转轴底部贯穿所述第一放置槽并延伸至所述第二放置槽内部,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放置槽内部设置有第一往复丝杠,所述第一往复丝杠顶部与所述第一转轴底部相连接,所述第一往复丝杠底部与所述第二放置槽槽壁转动连接;
另外一个所述第一放置槽内部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底部贯穿所述第一放置槽,且所述第二转轴底部与另外一个所述第二放置槽内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放置槽之间设置有驱动机构,两个所述第二放置槽之间设置有搅拌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三转轴、两个第一锥齿轮以及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固定在所述污水处理箱内表面,所述第一转轴以及所述第二转轴顶部均固定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三转轴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支撑座并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锥齿轮相连接,所述第三转轴另一端与另外一个所述第一锥齿轮相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三转轴上方安装有多个驱动叶片。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五转轴以及多个搅拌叶,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污水处理箱外部,多个所述搅拌叶自上而下安装在所述第五转轴上,所述第五转轴上固定有第五锥齿轮,且所述第五转轴一侧设置有第六转轴,所述第六转轴一端固定有第六锥齿轮,且所述第六锥齿轮与所述第五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六转轴另一端贯穿污水处理箱并连接有动力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往复丝杠一侧设置有刮框,所述刮框上开设有缺口,且所述缺口尺寸分别大于所述出水管以及所述第六转轴的尺寸,所述刮框两侧均固定有第二移动套筒,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移动套筒与所述第一往复丝杠螺纹连接,另外一个所述第二移动套筒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入水管与所述驱动叶片呈倾斜角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瑞姆水处理(浙江)有限公司,未经格瑞姆水处理(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93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