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流均化式水下气液多相增压泵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20098.3 | 申请日: | 202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2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尚勇;曹永;刘恒;刘家欢;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自贡工业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31/00 | 分类号: | F04D31/00;F04D29/52;F04D29/54 |
代理公司: | 成都鼎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56 | 代理人: | 杜康黎 |
地址: | 643031 四川省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流 均化式 水下 多相 增压泵 | ||
本发明采用一种轴流均化式水下气液多相增压泵,包括:双层流道,所述双层流道包括连通的内流道和外流道;进水流道,与所述外流道连通;第一挡板,设置在外流道靠近所述进水流道的一侧,并用于阻隔所述进水流道和所述外流道,其中,所述第一挡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连通所述进水流道和所述外流道。流体经过第一挡板的第一通孔进行均化混合,充分混匀后再进入到内流道中,在输送的时候就能够对不同相的流体进行充分混合,其布置结构简单,并且具有较高的油气混合效率,同时还能够降低对后续结构的气蚀破坏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液输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流均化式水下气液多相增压泵。
背景技术
在国内外油田中,油气集输的常用方法多是先对其进行油气分离,然后对液体和气体进行单相输送,这就需要一整套油气集输系统,包括分离设备以及单独的气、液输送管道;
但是对于长距离或者水下运输,其输送成本高,若仍旧采用气液分离的方式设置多条运输管道,其成本非常高;在相关技术中,也有采用气液混合运输的方式对油气进行同管道运输,但是其结构复杂并且油气混合的效率低。
因此亟需要一种结构简单、油气混合效率高的轴流均化式水下气液多相增压泵。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流均化式水下气液多相增压泵,流体经过第一挡板的第一通孔进行均化混合,充分混匀后再进入到内流道中,在输送的时候就能够对不同相的流体进行充分混合,其布置结构简单,并且具有较高的油气混合效率,同时还能够降低对后续结构的气蚀破坏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轴流均化式水下气液多相增压泵,包括:双层流道,所述双层流道包括连通的内流道和外流道;进水流道,与所述外流道连通;第一挡板,设置在外流道靠近所述进水流道的一侧,并用于阻隔所述进水流道和所述外流道,其中,所述第一挡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连通所述进水流道和所述外流道。流体经过第一挡板的第一通孔进行均化混合,充分混匀后再进入到内流道中,在输送的时候就能够对不同相的流体进行充分混合,其布置结构简单,并且具有较高的油气混合效率,同时还能够降低对后续结构的气蚀破坏性。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外流道具有被所述第一挡板隔断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进水流道连通,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内流道连通。流体从第一腔体流动到第二腔体,经过多个第一通孔进行均分,实现至少液体和气体的充分混合,减小气体对后续结构的气蚀破坏性。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外流道具有第一外环壁和第一内环壁,所述第一挡板为环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外环壁与所述第一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其中,所述第一外环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水流道连通的进水口。能够通过环形的第一间隙进行环形进水,充分利用了流道的环形空间结构,缩减占地空间。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外流道具有与所述内流道连通的第一端部,所述进水流道设置在所述外流道远离所述第一端部的一端。加大第一挡板之前流体的流动路径,能够在流动路径上布置更多的第一通孔,实现油气的充分混匀。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通孔呈在所述第一挡板上呈矩形阵列分布。均匀的分布能够提高流体的混合效率和混合效果。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内流道上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提供流体运动的动力。经过混合后的流体运动到驱动组件,能够减小气体对驱动组件的气蚀破坏。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沿着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叶轮和导叶,所述叶轮用于抽吸流体,所述导叶用于收集流体,所述第一方向包括所述内流道内流体的流向。能够起到在抽吸流体的同时充分混匀该流体。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叶轮和导叶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叶轮和导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交替间隔设置。进一步混匀流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自贡工业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省自贡工业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200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