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鸡A、K亚群禽白血病遗传抗性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21583.2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08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谢青梅;陈伟国;李文雪;聂瑜;廖立钦;张新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Q1/685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西安正华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71 | 代理人: | 陈选中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亚群禽 白血病 遗传 抗性 分子 标记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鸡A、K亚群禽白血病遗传抗性分子标记及其应用。该分子标记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禽疾病抗性品种选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鸡A、K亚群禽白血病遗传抗性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LV)引起的一类禽免疫抑制性肿瘤性传染病。目前,禽白血病作为家禽的种源性疾病,已成为危害现代家禽种业安全最大的疾病。可自然感染鸡群的禽白血病病毒包括ALV-A~E、J 和K 7个亚群,其中ALV-A和ALV-K是引起我国鸡群发生禽白血病的主要病原。ALV-A和ALV-K主要通过垂直传播感染后代,其感染可从“曾祖代-祖代-父母代-商品代”逐代放大,每代感染率扩大约5%-20%。1只曾祖代种鸡感染ALV-A或ALV-K就可以导致24万只商品肉鸡出现感染。ALV-A和ALV-K感染可引起鸡群发生特征性肿瘤而死亡、生产性能下降,致使感染鸡群产生严重的免疫抑制,从而极易并发或继发感染禽流感、新城疫等其他病毒病及细菌病,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迄今为止,A、K亚群禽白血病尚无商品化疫苗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国内外主要通过淘汰阳性鸡,净化种鸡群的传统方法来控制该病,但该方法的缺点是(1)净化时间长:净化一个种鸡群需要3-5个世代,5-8年;(2)劳动强度大:每只种鸡每个世代要用ELISA和病毒分离方法检测4-6次;(3)费用高:每只鸡ALV净化检测费用约500元,我国每年用于禽白血病净化费用超过10亿元。(4)净化后阴性鸡群仍然有再感染禽白血病的风险,且净化效果容易反复,容易陷入病原(ALV-A和ALV-K)-动物-检测人员持续的斗争。近年来禽白血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ALV-A和ALV-K在我国地方鸡种、商品肉鸡、蛋鸡及野生鸟类中普遍存在。
可见,种群净化措施不能完全控制A、K亚群禽白血病在中国鸡群的发生与流行。因此,发掘与鉴定A、K亚群禽白血病遗传抗性分子标记,提高宿主对A、K亚群禽白血病的遗传抗性,研发更适合防控我国禽白血病的新策略与新手段已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鸡A、K亚群禽白血病遗传抗性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可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能完全控制A、K亚群禽白血病在中国鸡群发生与流行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鸡A、K亚群禽白血病遗传抗性分子标记,该分子标记为
其中,第318~323位碱基之间存在ACCTCC碱基缺失,第602~607位碱基之间存在CCGCTG碱基缺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215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穿戴天线
- 下一篇:一种重力调流式纺织面料蒸汽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