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面波导馈电的毫米波双裂环缝隙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21630.3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4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徐光辉;黄道胜;黄志祥;杨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50;H01Q13/10;H01Q19/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郑浩 |
地址: | 23003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导 馈电 毫米波 双裂环 缝隙 天线 | ||
1.一种共面波导馈电的毫米波双裂环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单元(10);所述的天线单元(10)包括:共面波导结构、第一环形辐射缝隙(106)、第二环形辐射缝隙(107)、第一金属地板(108)、第二金属地板(109);所述的共面波导结构包括:第一圆形金属片(101)、第二圆形金属片(102)、第一矩形微带线(103)、第二矩形微带线(104)、第三矩形微带线(105);
所述的第一矩形微带线(103)是沿着y轴刻蚀出来的微带线,第一矩形微带线(103)的上、下两端分别作为天线单元(10)的两个馈电端口,两个馈电端口输入等幅反相的激励;
所述的第一圆形金属片(101)与第一金属地板(108)之间刻蚀出第一环形辐射缝隙(106),所述的第二圆形金属片(102)与第二金属地板(109)之间刻蚀出第二环形辐射缝隙(107);
所述的第二矩形微带线(104)的一端与第一矩形微带线(103)连接,第二矩形微带线(104)的另一端与第一圆形金属片(101)连接;第三矩形微带线(105)的一端与第一矩形微带线(103)连接,第三矩形微带线(105)的另一端与第二圆形金属片(102)连接;
第一圆形金属片(101)、第二矩形微带线(104)与第二圆形金属片(102)、第三矩形微带线(105)关于第一矩形微带线(103)的y轴方向的中心线左右轴对称;同时,第一圆形金属片(101)、第二圆形金属片(102)、第一矩形微带线(103)、第二矩形微带线(104)、第三矩形微带线(105)关于第一圆形金属片(101)的圆心、第二圆形金属片(102)的圆心的连线上下轴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面波导馈电的毫米波双裂环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介质基板(20)、反射板(30);所述的天线单元(10)与反射板(30)是介质基板(20)上、下表面的两块覆铜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面波导馈电的毫米波双裂环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环形辐射缝隙(106)、第二环形辐射缝隙(107)的环形的半径Rout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c为光速,εr为介电常数,f为天线单元(10)的工作频点的频率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共面波导馈电的毫米波双裂环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圆形金属片(101)与第二圆形金属片(102)的半径Rin为1.6mm,第一环形辐射缝隙(106)、第二环形辐射缝隙(107)的环形的半径Rout为1.8mm,第一矩形微带线(103)的宽度Wf为0.6mm,第二矩形微带线(104)、第三矩形微带线(105)的宽度W1为0.8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共面波导馈电的毫米波双裂环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线单元(10)覆盖的频带为27GHz至29.5GHz。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面波导馈电的毫米波双裂环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线单元(10)的尺寸:长为12mm,宽为8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面波导馈电的毫米波双裂环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质基板(20)采用Rogers5880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共面波导馈电的毫米波双裂环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质基板(20)的厚度h=0.787mm,介电常数εr为2.2,介质基板的损耗角tanδ=0.000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学,未经安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2163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误吊集装箱式变电站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肝纤维化的小核酸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