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喷射式缸套热处理自动化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25049.9 | 申请日: | 202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295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孟祥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思科工业介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67 | 分类号: | C21D1/667;C21D9/00;C21D11/00;C21D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张欢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德州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射式 热处理 自动化 平台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射式缸套热处理自动化平台,采用气液混合喷雾的方式控制热处理过程中工件的冷却速度;最终达到避免工件表面出现裂纹,提高工件材料力学性能的目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平台上布置有冷却器、机械臂和电磁加热器,所述冷却器和电磁加热器间隔布置,电磁加热器用于将缸套加热至设定温度,所述冷却器采用热空气及水的混合热蒸汽对缸套进行降温热处理,所述机械臂设置在冷却器和电磁加热器之间的位置,以方便地被驱动用于抓取缸套在冷却器和电磁加热器之间移动;机械臂的端部设置有抓取装置,所述抓取装置用于抓取缸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工程,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射式缸套热处理自动化平台。
背景技术
缸套在热处理淬火冷却过程中,淬火产生裂纹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情况,为了避免这一现象,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现有的技术主要是选择冷却更快的介质,或者选择水淬油冷的分步淬火方式。选用的冷却速度较快的淬火介质,性能能满足要求,但开裂的概率高,选用慢的淬火介质可以避免开裂,但是热处理后的组织性能低,这样的现实一直是困扰热处理的难题。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射式缸套热处理自动化平台,采用气液混合喷雾的方式控制热处理过程中工件的冷却速度;最终达到避免工件表面出现裂纹,提高工件材料力学性能的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喷射式缸套热处理自动化平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平台上布置有冷却器、机械臂和电磁加热器,所述冷却器和电磁加热器间隔布置,电磁加热器用于将缸套加热至设定温度,所述冷却器采用热空气及水的混合热蒸汽对缸套进行降温热处理,所述机械臂设置在冷却器和电磁加热器之间的位置,以方便地被驱动用于抓取缸套在冷却器和电磁加热器之间移动;机械臂的端部设置有抓取装置,所述抓取装置用于抓取缸套。
所述冷却器包括冷却筒、输入管道和气液混合器,所述气液混合器通过输入管道将气液混合后的冷却介质输送入冷却筒内;所述气液混合器包括电磁阀一、供水管、供气管、电磁阀和雾化器,所述供气管连通雾化器,所述供气管输送热空气至冷却器内部以对缸套进行降温,所述电磁阀二控制供气管的通断且用以进行流量调节;所述供水管接通所述供气管,所述电磁阀一控制供水管的通断且用以调节供水管内水流的流量,供水管输入的水进入供气管中气液混合后输送进雾化器内部,所述雾化器内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雾化器为长筒形结构,所述螺旋叶片由与雾化器同轴的中心轴及均匀布置在中心轴的周侧的多个螺旋导流叶片组成。气液混合物在雾化器内部经螺旋叶片的强制扰流混合作用下,气液充分混合且分散破碎较大的液滴,均化气液混合物中液体颗粒度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思科工业介质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思科工业介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250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