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窥镜手持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29066.X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7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向新;胡嘉俊;付昊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惜康(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周敏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窥镜 手持 | ||
1.一种内窥镜手持部,包括壳体和镜头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调节装置包括:
拨杆,所述拨杆活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且至少部分所述拨杆伸出所述壳体;
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位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壳体相转动连接,所述拨杆与所述主动轮相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随着所述拨杆的运动而转动;
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位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壳体相转动连接;
同步带,所述同步带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同步带分别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相连接,所述从动轮随着所述主动轮转动而转动;
钢丝,所述钢丝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钢丝固定在所述从动轮上,所述钢丝随着所述从动轮的转动而移动;
同步带调节器,所述同步带调节器与所述同步带相配合,所述同步带调节器至少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同步带调节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同步带调节器与所述同步带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所述同步带调节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同步带调节器与所述同步带之间的摩擦力;所述同步带调节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拨杆活动所受到的阻力大于所述同步带调节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拨杆活动所受到的阻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手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调节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同步带调节器和所述壳体之间具有能够防止所述同步带调节器随着所述同步带的运动而转动的配合结构;和/或,所述同步带调节器包括调节轮,所述调节轮位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壳体相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轮与所述同步带相抵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手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轮的轴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对应开设的槽中,所述调节轮的轴与所述壳体的槽的接触面之间具有能够防止所述调节轮随着所述同步带的运动而转动的摩擦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手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轮的外周面包括光滑面和粗糙面,所述同步带调节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调节轮的粗糙面与所述同步带相抵设;所述同步带调节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调节轮的光滑面与所述同步带相抵设。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手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轮包括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外周面与所述调节轮的转动轴心线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外周面与所述调节轮的转动轴心线之间的最大距离,所述同步带调节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调节轮的第一突出部与所述调节轮的转动轴心线之间的最大距离附近的外周面与所述同步带相抵设;所述同步带调节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调节轮的第二突出部与所述调节轮的转动轴心线之间的最小距离附近的外周面与所述同步带相抵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手持部,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调节轮的外周方向,所述调节轮的外周面上的点到所述调节轮的转动轴心线的距离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手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外周面为粗糙面,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外周面为光滑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手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包括位于内侧的第一带面和位于外侧的第二带面,所述同步带通过所述第一带面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连接,所述同步带的第二带面与所述调节轮相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窥镜手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面为齿面,所述第二带面为平面,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的外周部均包括齿状部,并且,所述齿状部能够与所述齿面相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手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调节器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调节轮上的扳柄,所述扳柄至少部分暴露于所述壳体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惜康(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瑞惜康(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2906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起重机双层叠加式起升机构
- 下一篇:酶活提高的精氨酸脱亚胺酶突变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