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表面闪光和釉中彩效果的青瓷制品及装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29073.X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0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余天;潘师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天尼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8/04 | 分类号: | C03C8/04;C03C8/20;C04B41/89;C03C8/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表面 闪光 中彩 效果 青瓷 制品 装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表面闪光和釉中彩效果的青瓷制品的装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闪光粒子的制备;b)基础釉的制备;c)离子型水系陶瓷液体颜料的制备;d)青瓷釉的制备;e)将步骤d)制得的具有闪光效果的青瓷釉施布在瓷坯表面;f)烘干;g)离子型水系陶瓷液体颜料按设定纹理施布在步骤f)烘干后的瓷坯表面;h)烧制,制得具有表面闪光和釉中彩效果的青瓷制品。本发明制备的具有表面闪光和釉中彩效果的青瓷制品会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呈现出闪光的效果;离子型水系陶瓷液体颜料形成釉中彩纹理,相比传统青瓷制品来说,装饰效果更为丰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青瓷制品的装饰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表面闪光和釉中彩效果的青瓷制品及装饰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陶瓷史上,青瓷历史悠久、釉色多姿、瓷种丰富,具有“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美誉,得到国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和研究。青瓷以其风格、釉色、装饰物中所包含的美好形象,被称为秘色瓷“绿宝石”。青瓷制品具有可塑性高,设计空间大,健康自然,耐腐蚀,耐温变,成本低等特征,受到人们的青睐。
青瓷釉是“青如玉”和“明如镜”这两大特征的主要贡献者。青瓷釉是中国瓷器中著名的传统颜色釉,青瓷釉的颜色并不单纯指纯粹的青色,而是泛指月白、天青、粉青、梅子青、豆青等。
龙泉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条件,依山傍水、树木茂盛,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具备了青瓷生产所需的各种矿产原料,为龙泉青瓷的制备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龙泉青瓷以其碧玉般的釉色、古朴典雅的造型、流畅优美的线条和雅俗共赏的器物而博得人们的喜爱,成为青瓷的典型代表,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但是,目前青瓷制品多以仿制为主,对青瓷制品的守正创新发展的研究较少。
发明内容
基于考古和复原需要,现有技术对青瓷制品多以仿制为主,对新型装饰效果或附加功能的青瓷制品的创新开发较为欠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表面闪光和釉中彩效果的青瓷制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表面闪光和釉中彩效果的青瓷制品的装饰方法。
为实现第一个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表面闪光和釉中彩效果的青瓷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青瓷制品包括瓷坯、青瓷釉和釉中彩装饰层;所述瓷坯为传统龙泉青瓷坯;所述青瓷釉包括基础釉、闪光粒子;所述基础釉以重量百分比计的化学组成为:SiO265%~70%、Al2O3 12%~18%、CaO 8%~12%、MgO 0~1%、K2O 3%~6%、Na2O 0.5%~2%、ZnO 0.2%~1%、Fe2O3 0.8%~1.2%、TiO2 0.3%~1%;所述基础釉中有3%~7%的SiO2以金刚烷型多孔二氧化硅的形式引入;所述闪光粒子为闪光熔块颗粒、天然金红石颗粒或以上两种的组合;所述闪光熔块颗粒以重量百分比计的化学组成为:SiO2 50%~55%、Al2O3 5%~10%、CaO 3%~8%、MgO 0.5%~2%、K2O 1%~4%、Na2O 0.2%~1.2%、B2O3 5%~10%、ZnO 5%~10%,ZrO2 1%~5%,CeO2 3%~7%;所述釉中彩装饰层为离子型水系陶瓷液体颜料形成的纹理;所述离子型水系陶瓷液体颜料包括红色离子型水系陶瓷液体颜料、蓝色离子型水系陶瓷液体颜料和黄色离子型水系陶瓷液体颜料,所述红色离子型水系陶瓷液体颜料包括异辛酸铁和分散剂,所述蓝色离子型水系陶瓷液体颜料包括蓝色组合物和分散剂,所述蓝色组合物包括异辛酸钴和异辛酸铝,所述黄色离子型水系陶瓷液体颜料包括黄色组合物和分散剂,所述黄色组合物包括异辛酸铬和异辛酸锑。
为实现第二个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具有表面闪光和釉中彩效果的青瓷制品的装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天尼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天尼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290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