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煤电厂碳排放量在线监测装置及其核算方法、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29813.X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3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祝成;梁昊;赵俊武;梅振锋;陈敏;王小华;姚胜;薛晓垒;彭小敏;俞胜捷;刘瑞鹏;赵鹏;李越;丁奕文;朱晋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西热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黎兴科 |
地址: | 21515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煤 电厂 排放量 在线 监测 装置 及其 核算 方法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煤电厂碳排放量在线监测装置及其核算方法、存储介质,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原烟气中O2含量数据和燃料特性系数数据计算CO2理论排放总量;根据锅炉燃烧碳排放量数据、脱硫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数据和锅炉外购电碳排放量数据计算燃煤电厂碳排放总量;根据CO2理论排放总量数据校核燃煤电厂碳排放总量数据以能够控制煤电厂碳排放总量数据的相对计算偏差;这样能够实时采集数据,核算过程简单,且干扰因素较少,燃煤电厂碳排放量计算准确度较高,校核后发电企业碳排放总量计算相对偏差较小,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煤火电机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煤电厂碳排放量在线监测装置及其核算方法、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碳中和的发展规划,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全国碳排放总量约99亿吨,煤电机组碳排放约43亿吨,占总量40%以上,煤电机组成为全国碳达峰、碳减排、碳中和的主战场。
对于发电企业碳排放总量通过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排放量、脱硫过程的CO2排放量和企业外购电产生CO2排放量之和计算得到;目前国内电力行业形成了以排放因子法为主的发电企业碳排放总量计算体系,排放因子法计算发电企业碳排放总量过程如下:
E燃烧=AD×EF (1)
AD=NCV×FC (2)
其中,计算公式中:
E燃烧为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燃料燃烧产生的CO2排放量,其单位为tCO2;
AD为核算和报告年度内化石燃料的活动数据,其单位为GJ;
EF为化石燃料的CO2排放因子,其单位为tCO2/GJ;
NCV为化石燃料的平均低位发热量,其单位为GJ/t;
FC为净消耗量,其单位为t;
CC为化石燃料的单位热值含碳量,其单位为tC/GJ;
OF为化石燃料的碳氧化率,其单位为%。
为CO2与C的相对分子量之比。
排放因子法计算脱硫过程产生的CO2排放计算如下:
式中:
E脱硫=CALk×EFk (6)
CALk=Bk×Ik (7)
EFk=EFk,t×TR (8)
E脱硫——脱硫过程产生的CO2排放量,其单位为tCO2;
CALk——第k种脱硫剂中碳酸盐消耗量,其单位为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西热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西热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298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