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1053.6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1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张贵民;毕艳艳;刘健;龙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16 | 分类号: | A61K36/16;A61K1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6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银杏叶 提取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采用高压恒流进样泵与装有大孔树脂的轴向压缩柱联用分离制备银杏叶提取物的方法。该制备方法将银杏叶粗粉经有机溶剂提取、加碱醇沉、过滤、萃取、柱层析等分离纯化方法,浓缩干燥得银杏叶提取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有效去除银杏叶提取物中的蛋白质、多糖、银杏酸等杂质,提高总黄酮醇苷、总内酯等有效成分的含量,保证了银杏叶提取物作为原料用于制剂产品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同时,通过高压恒流进样泵与装有大孔树脂的轴向压缩柱联用,可实现半自动化提取、纯化操作,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分离纯化效果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银杏叶提取物制备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采用高压恒流进样泵与装有大孔树脂的轴向压缩柱联用分离制备银杏叶提取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银杏叶提取物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提取物,为浅棕黄色、可流动性粉末。我国从宋朝就开始使用银杏叶入药,2020年版《中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一部收载银杏叶,其味甘、苦、涩,性平,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敛肺平喘、化浊降脂”之功。
银杏叶提取物主要含有总黄酮醇苷、萜类内酯、多糖类等药效成分及有机酸、生物碱等。银杏叶总黄酮醇苷具有明显降血脂、降胆固醇作用,增加冠状动脉血液量,减少心肌耗氧,改善微循环,同时它还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有抗衰老、抗癌作用。据报道,银杏萜类内酯为血小板活化因子抑制剂,具有抗凝血,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液流动特性,可防止血栓形成,具有促进血栓溶解作用。因此,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被列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痴呆症及抗衰老活性成分的重要来源。
银杏叶是目前临床使用较广泛的中药材之一,银杏叶提取物制剂已成为全球植物药制剂的重要品种,可谓是当今世界市场上最热门植物产品之一,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其在药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据美国医药保健品学会专家称,全世界至少有130多个国家在销售银杏叶制剂,市场年销售额达50亿美元,已成为植物药制剂全球冠军品种。但银杏叶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较为复杂,叶片中化合物的分离和提纯一直是各方研究的重点。
《药典》一部收载了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标准分析测定方法,并公开了银杏叶提取物制备方法:取银杏叶,粉碎,用稀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加在已处理好的大孔树脂柱上,依次用不同浓度乙醇洗脱,收集相应的洗脱液,回收乙醇,喷雾干燥;或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真空干燥,粉碎,即得。《药典》规定,银杏叶提取物质量标准是以银杏总黄酮醇苷≥24%,总内酯≥6%为指标。如果低于上述标准,不符合法规要求,也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
目前,银杏叶提取和制剂工艺存在提取物总黄酮醇苷、总萜内酯等有效成分含量及收率低;杂质去除不彻底,对大孔树脂污染严重,增加原材料成本;无法实现自动化控制,人工成本高;工艺路线不合理,不适合大生产等。
发明内容
鉴于银杏叶提取物分离、纯化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开发一种操作简单、周期短,药效成分含量高的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杏叶提取物分离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采用采用高压恒流进样泵与装有大孔树脂的轴向压缩柱联用分离制备银杏叶提取物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分离制备银杏叶提取物所存在的纯度及收率低、除杂不彻底、人工成本高、操作复杂和工艺路线不合理以及不适合大生产等弊端。本发明目的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取银杏叶粗粉,以4-10倍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4次,每次0.5-3h,合并提取液,4-6℃条件下静置、冷沉,得冷沉液,过滤,减压浓缩,得浓缩液Ⅰ,备用;
B、取浓缩液Ⅰ,以碱溶液调pH=7-9,加入0.5-4倍95%乙醇溶液或无水乙醇,4-6℃条件下静置、冷沉,得冷沉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10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