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酸无碱参与的铜覆钢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1992.0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9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张胜余;徐建中;谢绍建;胡秋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隆防爆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R4/66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程嘉炜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酸无碱 参与 铜覆钢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酸无碱参与的铜覆钢加工工艺,步骤如下,(1)第一次拉丝,将钢线材依次进行抛光、硼化、加热及除尘,然后用拉丝机制成钢盘圆线;(2)铸铜,将钢盘圆线校直、抛光、除尘后进入铸铜炉,连续铸造成铜覆钢;(3)第二次拉丝,将上述铜覆钢用拉丝机拉制成铜覆钢盘圆线;(4)热处理,将铜覆钢盘圆线装入真空退火炉加热,制得铜覆钢线材。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成品质量、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加工效率的无酸无碱参与的铜覆钢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覆钢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酸无碱参与的铜覆钢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由于纯铜导体价格昂贵,镀锌钢抗腐蚀能力较差,而铜覆钢是一种新 型的双金属复合材料,它不但有钢的高强度,优异的弹性和较大的热阻和 高导磁性,而且有铜较好导电性和优良的抗腐蚀性,因此国内外接地材料上大量采用铜覆钢材料。
申请号为201710133600.5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通过连续热浸锡制备大直径锡铜钢线的方法》,其中,在步骤(2)的铸铜过程中需要采用酸洗、碱中和过程,而该过程的所采用的酸、碱不仅会给环境带来污染,而且有可能会少量存在于钢材表面,在铸铜时在铜与钢之间形成气泡,影响两者的配合可靠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成品质量、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加工效率的无酸无碱参与的铜覆钢加工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步骤如下,
(1)第一次拉丝,将钢线材依次进行抛光、硼化、加热及除尘,然后用拉丝机制成钢盘圆线;
(2)铸铜,将钢盘圆线校直、抛光、除尘后进入铸铜炉,连续铸造成铜覆钢;
(3)第二次拉丝,将上述铜覆钢用拉丝机拉制成铜覆钢盘圆线;
(4)热处理,将铜覆钢盘圆线装入真空退火炉加热,制得铜覆钢线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1)中,由抛光、硼化、加热及除尘进行代替,硼化不仅能够将抛光后钢材进行消磁,还能将大部分废屑随硼化溶液进行去除,完成大部分氧化层的去除工作,配合后续的加热及除尘,使废屑不会随钢材进入拉丝机,而且,(1)减少(2)中所需的氧化层去除量,故只需再次抛光、除尘即可实现较好的去氧化层效果,省去传统步骤中的“酸洗、碱中和”步骤,从而避免了酸碱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也避免了少量存在于钢材表面的酸碱,在铸铜时在铜与钢之间形成气泡,影响成品质量。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5)成膜,用超声波设备对铜覆钢线材清洗,浸泡至金油性保护剂直至形成纳米氧化保护膜,烘干固化后收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成膜工序,使铜覆钢线材在加工完成之后表面能够长时间不被氧化,保证铜覆钢持续保持优良的接地性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2)中,铸铜炉将铜液加热至1120℃~118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选1120℃~1180℃作为铜液加热温度,能够使铜液对钢材具有更好的包覆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4)中,退火炉的温度为650℃~69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选650℃~690℃作为退火炉的加热温度,能够使铜覆钢具有更好的加工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加工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隆防爆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合隆防爆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19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