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充填复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4378.X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7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宝贵;孔令林;陈建宇;杨发光;顾成进;杨海刚;王晓龙;晋俊宇;周一博;苏京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F15/00 | 分类号: | E21F15/00;E21F15/06;E21F15/04;E21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刘源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充填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矿充填复采方法,首先对矿山浅部遗留下的巷道及开采空区进行通风、排水及支护等安全处理措施;其次利用充填材料进行胶结充填处理“旧采空区”;然后待充填体固化并与空区周边煤体胶结形成整体结构后,将该结构作为“新矿体”重新划分为采区,布置新的运输巷道、回风巷道及工作面;最后,根据具体矿山煤层条件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进行复采。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能有效的解决由遗留空区对复采作业造成的安全问题,最大限度降低“旧采空区”对回采工作的影响,使复采工作面更加安全高效;新划分的采区更适用于现有的回采技术及设备,提高了开采效率及煤炭资源回收率,为浅部遗留煤炭资源大规模复采提供了新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充填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矿充填复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在内蒙古、山西及陕西等地区,存在若干因小型煤矿早期小规模开采遗留下的采空区及大规模的浅部残余煤炭资源。目前该类矿山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由于过去回采机械化水平低下,且开采设计、采掘接替及巷道布置等方面杂乱无序,导致遗留采空区分布排列无序及大小不一,严重影响着复采工作面的布置;同时由于遗留空区封闭时间较长,使遗留空区内在不同程度上均存在积气、积水与顶板控制困难等问题,严重威胁到矿山的安全生产;并且因早期整体资源回采率较低,仅为10%~30%左右,遗留下了大面积品质较高的煤柱资源,因此充填复采浅部遗留煤体不仅可以回收优质煤炭资源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可有效的解决因遗留采空区为后期大规模开采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煤矿充填复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煤矿充填复采方法,包括:
S1对遗留巷道和采空区分别进行通风和排水作业,然后对遗留巷道进行支护处理;
S2在执行了步骤S1的遗留巷道的主巷道内铺设充填主管,在采空区的进路设置充填支管,分别在主巷道和采空区的进路的入口区域设置充填挡墙;
S3通过后退式充填方法对主巷道和采空区进行依次充填作业;
S4待执行了步骤S3的主巷道和采空区的充填区域全部固结后,对遗留巷道和采空区进行回采作业。
优选地,步骤S3具体包括:
S31在执行了步骤S1的遗留巷道的主巷道内的一侧进行充填作业,填充作业区域包括主巷道该侧,或者主巷道该侧和邻接的采空区;
S32朝该主巷道的入口区域方向移动充填主管,移动后对充填主管所在的主巷道区域,或者该主巷道区域和邻接的采空区进行充填作业;
S33多次重复子步骤S32,直至遗留巷道和采空区充填完成。
优选地,每次执行子步骤S32时,移动充填主管的距离满足充填步距。
优选地,充填支管为软管。
由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煤矿充填复采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煤矿充填复采方法中的充填遗留巷道及采空区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43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