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物联网的区块链数据交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5810.7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44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尚超;唐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林链向千禧大数据有限公司;成都链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67/1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上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88 | 代理人: | 郭堃 |
地址: | 537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联网 区块 数据 交换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物联网的区块链数据交换方法,涉及分布式系统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预先进行数据访问控制智能合约;进行标定激励智能合约,用于约持数据生产者获得的奖励分数,并使用奖励分数来使用生态系统中的服务;进行标定声誉智能合约;基于公钥基础结构为数据生产者和数据使用者提供安全数据交换。本发明通过区块链技术保障数据交换中的安全、隐私,通过智能合约激励数据生产者提供可靠的数据,使数据使用者和生产者都可以安全、有效的方式进行数据交换,克服当前数据交易系统中的安全问题和隐私问题,增加数据交换的透明度,增强系统的可拓展性、可靠性和可信任性,并鼓励更多的数据生产者提供更多有效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布式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物联网的区块链数据交换方法。
背景技术
从智能家居、穿戴式设备到智能汽车、智能城市等概念及诸多应用,物联网(IoT)设备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设备能够连接在网络中,产生大量数据,而这些数据对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如果能让物联网生成的数据在合理的规范下交换可以有效保障整个物联网生态系统的整体效率。
当前最先进的数据交换框架高度集中,这使得物联网数据交换容易产生单点故障和安全漏洞。此外,基于云的物联网数据交换系统在数据管理方面缺乏透明性,无法让物联网设备的持有者在数据交换中进行有限的控制,由此会引发个人隐私方面的问题。而区块链技术的固有特征是透明、去中心化、可与智能合约一起使用等,这使得其可以成为上述问题的潜在解决方案之一。
到目前为止,对于利用区块链技术来实现数据交换的研究有很多,但大多集中在保证其安全性的方向上,而在物联网中的数据交换过程中,数据源的可靠性也非常重要,这就需要寻求一种能够激励措施,以使得数据的生产者提供更加可靠有效的数据。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物联网的区块链数据交换方法,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物联网的区块链数据交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预先进行数据访问控制智能合约,数据生产者轮询数据访问控制智能合约,决定是否授予发出请求的数据使用者相应数据的访问权限,其中包括数据使用者向数据生产者发出数据请求或数据生产者向数据使用者发出数据请求;
步骤S2,进行标定激励智能合约,用于约持数据生产者获得的奖励分数,并使用奖励分数来使用生态系统中的服务;
步骤S3,进行标定声誉智能合约,用于约持数据生产者的声誉评分,并提升数据生产者提供数据的市场价值或降低数据生产者提供数据的市场价值;
步骤S4,基于公钥基础结构为数据生产者和数据使用者提供安全数据交换。
其中,步骤所述数据访问控制智能合约,包括以下步骤:
预先数据使用者向数据生产者发出数据请求;
数据生产者获取数据使用者数据请求的时间,并单位时间内向数据使用者提供数据的收费率;
数据使用者获取授权访问数据或数据生产者拒绝授权。
其中,步骤所述数据访问控制智能合约,还包括以下步骤:
数据生产者向数据使用者发出数据请求,其中至少包括数据请求的使用价格;
数据使用者完成数据请求接收并进行支付;
数据生产者获取激励分数;
数据使用者获得时长为t的访问权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林链向千禧大数据有限公司;成都链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林链向千禧大数据有限公司;成都链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58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