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磨辊和磨盘双驱动的立式辊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7585.0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8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韩有昂;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材(天津)粉体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5/04 | 分类号: | B02C15/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王超 |
地址: | 300400 天津市北辰区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盘 驱动 立式 | ||
本发明属于立式辊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磨辊和磨盘双驱动的立式辊磨,所述磨辊和磨盘双驱动的立式辊磨包括主电机、磨盘、磨辊驱动组件;主电机通过主电机联轴器带动主减速机、磨盘转动,物料经过铰刀喂料并送到磨盘中心;磨辊驱动组件包括磨辊电机、上摇臂、下摇臂、磨辊组件、液压油缸和支架,并在磨盘上均匀分布;采用两个液压油缸同步进行加载,液压油缸的拉力使得磨辊组件围绕摇臂轴向下转动,并在磨盘上对物料进行研磨;磨辊组件由磨辊电机带动主动转动,各个磨辊的输入功率、转速相等。本发明提供一种主电机和磨辊电机均采用可调速电机直接驱动,提高了研磨效率及磨机的产量,并节约电耗的磨辊和磨盘双驱动的立式辊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立式辊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磨辊和磨盘双驱动的立式辊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
现有的立式辊磨广泛应用于生料、煤粉、水泥、矿渣等粉体材料的生产。立磨是主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主减速机、磨盘转动,磨辊在磨盘上对物料进行加压研磨。
但本申请发明人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的缺陷是,立磨是由磨盘主动转动,通过研磨物料产生的摩擦力带动磨辊转动,磨辊是被动转动;磨辊在运行时频繁摆动,物料对磨辊的摩擦力是不稳定的,会导致磨辊在研磨区域的线速度总是小于磨盘的线速度,存在速度差偏大的问题;从而造成物料在磨辊的前方堆积,物料不能被主动咬入研磨区,导致磨机震动偏大,研磨效率降低,很难研磨出高比表的产品。特别是物料的摩擦系数较小时如高硅水泥和纯硅水泥,立磨暴露出的震动大、产量低、电耗高等问题尤为突出。
随着立磨的大型化需求越来越多,需要配置的电机功率和减速机的扭矩会更大,其制造难度及成本大幅增加,可靠性降低。如果需要研磨不同的物料,需要调整磨盘的转速,但是大功率电机的变频器制造难度及成本太大,所以磨盘基本是采用恒定转速,传统立磨对于研磨多种物料的适应性较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和意义:
因此,基于这些问题,提供一种主电机和磨辊电机均采用可调速电机直接驱动,提高了研磨效率及磨机的产量,并节约电耗的磨辊和磨盘双驱动的立式辊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申请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主电机和磨辊电机均采用可调速电机直接驱动,提高了研磨效率及磨机的产量,并节约电耗的磨辊和磨盘双驱动的立式辊磨。
本申请实施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磨辊和磨盘双驱动的立式辊磨,所述磨辊和磨盘双驱动的立式辊磨包括主电机、磨盘、磨辊驱动组件;主电机通过主电机联轴器带动主减速机、磨盘转动,物料经过铰刀喂料并送到磨盘中心;磨辊驱动组件包括磨辊电机、上摇臂、下摇臂、磨辊组件、液压油缸和支架,并在磨盘上均匀分布;采用两个液压油缸同步进行加载,液压油缸的拉力使得磨辊组件围绕摇臂轴向下转动,并在磨盘上对物料进行研磨;磨辊组件由磨辊电机带动主动转动,各个磨辊的输入功率、转速相等;
磨辊电机通过螺栓连接在电机支座上,电机支座通过螺栓连接则上摇臂的后端面,电机支座上设有环形孔以便联轴器的安装,磨辊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旋转轴连接,旋转轴通过调心滚子轴承A、深沟球轴承、轴端支座连接在空心轴套内,旋转轴的末端采用一对切向键连接在闷盖上,闷盖通过传动销轴和连接螺栓固定在轮毂上,轮毂的外部设有磨辊辊套,通过压圈和T型螺栓固定。
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在上述的磨辊和磨盘双驱动的立式辊磨中,进一步的,所述磨辊和磨盘分别通过可调速电机直接驱动,磨辊电机为永磁直驱电机,主电机为变频电机;磨辊在研磨区域的线速度等于或略大于磨盘在研磨区域的线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材(天津)粉体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材(天津)粉体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75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