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亚克力板材料制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8973.0 | 申请日: | 202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3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陈若进;徐正青;张磊;陈玉宏;徐巍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美高美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C08L33/12;C08F20/14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殷娟 |
地址: | 2315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亚克力 板材 制备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亚克力板材料制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焊机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对称安装有两个二次处理容器,所述二次处理容器具备一个进料口和一个出料口,两个所述二次处理容器相互靠近的一端共同连通有二次处理组件,所述二次处理组件的上端通过管道连通有一次处理容器,所述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一次处理容器上设置有进料管,所述一次处理容器内设置有一次处理组件,所述一次处理容器处理后的物料经由二次处理组件送入二次处理容器内。本发明通过设置一次处理容器和一次处理组件,将MMA单体、交联剂、高温引发剂加热预聚合,接着加入阻燃剂、低温引发剂、脱模剂,通过搅一次处理组件搅拌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亚克力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燃亚克力板材料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亚克力,又叫PMMA或有机玻璃,化学名称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在通用塑料中居前列,拉伸、弯曲、压缩等强度均高于聚烯烃,也高于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冲击韧性较差,但也稍优于聚苯乙烯。浇注的本体聚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材(例如航空用有机玻璃板材)拉伸、弯曲、压缩等力学性能更高一些,可以达到聚酰胺、聚碳酸酯等工程塑料的水平。目前阻燃亚克力板材制备时通常是将MMA单体、交联剂、高温引发剂、阻燃剂等进行混合,但是目前的混合方式单一,且无法减少混合时产生的气泡,增加了后续消泡的工作量,因而急需改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阻燃亚克力板材料制备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阻燃亚克力板材料制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焊机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对称安装有两个二次处理容器,所述二次处理容器具备一个进料口和一个出料口,两个所述二次处理容器相互靠近的一端共同连通有二次处理组件,所述二次处理组件的上端通过管道连通有一次处理容器,所述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一次处理容器上设置有进料管,所述一次处理容器内设置有一次处理组件,所述一次处理容器处理后的物料经由二次处理组件送入二次处理容器内。
可选地,所述一次处理组件由搅拌电机、搅拌轴和搅拌叶构成,所述搅拌叶的数量为两个且环绕搅拌轴设置。
可选地,所述一次处理容器采用漏斗形结构,所述二次处理容器采用桶型结构。
可选地,所述二次处理组件包括箱体、连接通道、进料通孔、连接臂、混料件和出料通孔。
可选地,所述箱体焊接在两个二次处理容器之间,所述箱体中空且密封,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二次处理容器连通,所述连接通道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往复驱动组件,所述连接通道内设置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与往复驱动组件连接并驱动其往复运动,所述连接臂的两端均设置有混料件;
所述连接臂采用中空结构,所述混料件采用中空结构,所述连接臂与混料件连通,所述连接臂上开设有进料通孔,所述混料件上开设有出料通孔。
可选地,所述混料件采用球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出料通孔设置在混料件上靠近箱体一侧。
可选地,所述混料件远离箱体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缓冲防护片。
可选地,所述往复驱动组件由不完全齿轮、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伺服电机构成,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箱体上,所述主动齿轮对称轴连接在箱体内,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主动齿轮键连接,所述从动齿轮轴连接在箱体上且与主动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齿轮和不完全齿轮同轴键连接,所述连接臂上设置有直齿,所述直齿与不完全齿轮啮合。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备以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设置一次处理容器和一次处理组件,将MMA单体、交联剂、高温引发剂加热预聚合,接着加入阻燃剂、低温引发剂、脱模剂,通过搅一次处理组件搅拌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美高美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美高美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89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地应力互层隧道控制大变形联合支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摩擦式减振镗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