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封闭覆岩注浆充填隔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40440.6 | 申请日: | 202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2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轩大洋;许家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5/00 | 分类号: | E21F15/00;E21F15/04;E21C4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宇正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6 | 代理人: | 李明卓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闭 覆岩注浆 充填 隔离 方法 | ||
1.非封闭覆岩注浆充填隔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根据回采区域的钻孔柱状确定覆岩岩性,据此判断覆岩内主采动裂隙的发育位置,该主采动裂隙发育的位置即是注浆充填层位;
b.在注浆充填工作面的相邻采空侧、切眼以外一定距离处施工大孔径隔离钻孔,作为隔离囊袋的运送通道,隔离钻孔为L型定向钻孔,竖直段的终孔施工至注浆充填层位,水平段位于注浆充填层位内,水平段终点施工至停采线以外一定距离,水平段延伸方向与工作面推进方向平行;
c.利用柔性传送杆通过隔离钻孔将可膨胀的隔离囊袋定向传送至隔离钻孔水平段内,隔离囊袋整体位于整个水平段内;
d.隔离囊袋靠近隔离钻孔垂直段的一端设置有进口,进口通过设置在隔离钻孔垂直段内的连接管路与地面注水系统的注水管路在孔口连接;在孔口处安装止逆阀与压力监测模块;注浆钻孔与地面注浆系统的注浆管路在孔口连接;
e.注浆充填工作面回采之前,首先对隔离囊袋进行初次充填,为防止隔离囊袋堵塞,充填的材料选择水,当止逆阀与压力监测模块监测的压力值不断增大至设计压力后停止初次充填工作;
f.进行注浆充填工作面的回采工作,回采过程中确保工作面推进、注浆钻孔注浆充填、隔离囊袋注水充填同步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封闭覆岩注浆充填隔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通过在已采工作面上方施工垂直钻孔探测主采动裂隙发育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封闭覆岩注浆充填隔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当相邻采空侧具有采空残存主采动裂隙时,则将采空残存主采动裂隙作为隔离钻孔水平段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封闭覆岩注浆充填隔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隔离囊袋为高强度的长圆柱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封闭覆岩注浆充填隔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在注浆充填工作面靠近已采工作面的邻空侧、停采线以外一定距离处施工有垂直的接收钻孔,接收钻孔终孔与隔离钻孔水平段终点接通,隔离囊袋靠近接收钻孔的一端设置有出口,出口与设置在接收钻孔内的连接管路连接,连接管路末端的孔口处设置有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封闭覆岩注浆充填隔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设计压力要使得隔离囊袋与隔离钻孔水平段孔壁紧密贴合,水平段包含采空侧残存主采动裂隙时,要使得隔离囊袋与采空侧残存主采动裂隙上下边界紧密贴合,即要在注浆充填工作面回采之前就达到隔离封闭主采动裂隙空间的目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封闭覆岩注浆充填隔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中,注浆钻孔注浆充填与隔离囊袋注水充填同时结束。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非封闭覆岩注浆充填隔离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g.隔离囊袋注水充填结束后,将进口通过设置在隔离钻孔垂直段内的连接管路与地面注浆系统的注浆管路在孔口连接;打开阀门,通过进口注入高浓度的浆液替换隔离囊袋内的水,水自阀门流出,此时需保证注入的高浓度浆液速度不小于水流出的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044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