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全局辨识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2948.X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84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江宇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宇婷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G06Q10/04;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全局 辨识 电力 负荷 预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局辨识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包括用电设施标记模块、配电网络坐标模块、高低压配电电压值选择模块、用电峰谷变化点统计模块、配电路径调取模块、损耗度丈量模块、配电方式管理模块、当前用电情况监测模块、配电方案选择模块,所述用电设施标记模块用于对各个用电设施进行编号方便进行配电,所述配电网络坐标模块用于对用电设施开始工作时的处于配电网络中的方位进行获取以及配电网络中的变压器坐标获取,所述高低压配电电压值选择模块用于输入用电设施此次选择配电路径的高压配电电压值和低压配电电压值,所述配电路径调取模块用于用电设施调取可能匹配经过的配电路径,本发明,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配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全局辨识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配电是指在电力网中起电能分配作用的网络。通常是指电力系统中二次降压变压器低压侧直接或降压后用电设施供电的网络,它是电力系统中直接与用电设施相连并向用电设施分配电能的环节。配电按电压一般分为高压配电、中压配电和低压配电,配电按供电区域分为城市配电网、农村配电网、工厂配电网,工厂和农村多采用中高压配电,而城市多采用低压配电。现有的配电方式往往根据地区进行粗略划分,很容易造成某处的配电用不完而另一处较为短缺的情况,此时需要通过输电网进行往复输送,将部分电能损失在来回的输电网中,效率较低。因此,设计实用性强的一种基于全局辨识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全局辨识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全局辨识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包括用电设施标记模块、配电网络坐标模块、高低压配电电压值选择模块、用电峰谷变化点统计模块、配电路径调取模块、损耗度丈量模块、配电方式管理模块、当前用电情况监测模块、配电方案选择模块,所述用电设施标记模块用于对各个用电设施进行编号方便进行配电,所述配电网络坐标模块用于对用电设施开始工作时的处于配电网络中的方位进行获取以及配电网络中的变压器坐标获取,所述高低压配电电压值选择模块用于输入用电设施此次选择配电路径的高压配电电压值和低压配电电压值,所述配电路径调取模块用于用电设施调取可能匹配经过的配电路径,所述损耗度丈量模块根据用电设施的处于配电网络中的方位以及用电设施输入的高压配电电压坐标计算用电设施到达起合适配电电压的损耗程度,高压配电电压值可以为一条配电路途中除最低压配电电压值的任一变压器,所述配电方式管理模块用于控制配电的电能损耗程度、配电路径以及经过的变压器管理,所述配电方式管理模块还用于计算同一配电路线的打算规划的用电设施数目,所述当前用电情况监测模块用于检测配电变压器到达每个用电设施的预计损耗程度,所述配电方案选择模块用于向用电设施建议选择此次实施的最佳配电路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用电峰谷变化点统计模块根据用电设施的电压输入结果确定高功率工作时间和低功率工作时间并进一步根据平时用电峰谷变化点确定若干个用电峰谷变化点,所述配电方式管理模块根据每个用电峰谷变化点和高低压配电电压值选择模块输入的低压配电电压坐标预测各种配电方式参与的变压器坐标、用电设施数量和电能损耗程度。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配电方式管理模块根据所述用电峰谷变化点统计模块划分的用电峰谷变化点,针对每一个用电峰谷变化点计算该用电峰谷变化点所对应的用电设施数量,所述配电方式管理模块根据用电设施数量管控配电的经过的变压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配电方式管理模块在中高压配电传输电能后的一定损耗程度内开始进行低压配电,所述中高压配电方式的选择的变压器压降值为当前输入电压下,匹配高功率工作状态的用电设施数目最多的所需工作电压Fm,所述低压配电方式为输送线路中经过压降最低的变压器,直至最低电压。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宇婷,未经江宇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29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