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龄期负碳混凝土预制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3611.0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6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余柯宁;陈克伟;严天龙;邱风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中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20/10;C04B14/48;E02D5/30;B28B23/04;B28B11/24;C04B111/20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胡天人 |
地址: | 31014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龄期负碳 混凝土 预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龄期负碳混凝土预制桩,由钢筋笼和负碳混凝土制成,负碳混凝土为胶凝材料、骨料、水和外加剂的混合物,且胶凝材料由如下质量分数计的原料制成:γ‑C2S:65‑74%,水泥:15‑25%,辅助胶凝材料:1‑20%,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全龄期负碳混凝土预制桩的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其一、通过使用γ‑C2S等低碳胶凝材料,做到混凝土预制桩在服役的全龄期内吸收的CO2多于预制桩在制备、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CO2总排放量;其二、通过材料和工艺上的改进,在不改变原有生产流程的情况下,所制得的负碳混凝土预制桩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良好,具有极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制桩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全龄期负碳混凝土预制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预制桩生产国,2020年生产量已达到4.5亿米,累计使用混凝土方量达到0.7亿平方米,现有的水泥生产工艺,生产一吨水泥就要排放0.7-0.8吨CO2,意味着预制桩行业每年直接和间接排放的CO2数以亿计。大量CO2的排放为社会和自然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在国家大力倡导“双碳”政策的前提下,预制桩行业如何做到低碳甚至负碳至关重要。
混凝土在服役的过程中水泥会与空气中的CO2发生碳化反应生成碳酸盐类的产物,这些生成的方解石、文石或是球霰石使得原有的水泥石结构更为致密,提高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这本质上是混凝土“碳中和”的一种表现,但在自然环境中CO2含量很低,导致碳化反应极其缓慢。这就导致在工业应用上,存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排放的CO2量大、但碳中和过程所能提供的CO2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龄期负碳混凝土预制桩,通过使用γ-C2S等低碳胶凝材料,做到混凝土预制桩在服役的全龄期内吸收的CO2多于预制桩在制备、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CO2总排放量,达到负碳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全龄期负碳混凝土预制桩,由钢筋笼和负碳混凝土制成,所述负碳混凝土为胶凝材料、骨料、水和外加剂的混合物,且所述胶凝材料由如下质量分数计的原料制成:γ-C2S:65-74%,水泥:15-25%,辅助胶凝材料:1-20%。
本发明采用γ-C2S作为胶凝材料的主要组成,主要原因是γ-C2S水化活性较弱,但具有优异的碳化活性,在高浓度CO2环境中1d的碳化深度可以达到40mm,接近于一般混凝土预制桩的壁厚,γ-C2S在自然环境中的碳化速度也远超一般材料,并能够长期吸碳,制备1吨γ-C2S的CO2排放量约为0.18-0.22吨,而1吨γ-C2S在服役期间总共可以吸收0.51吨CO2,其反应式如下:
γ-Ca2SiO2+2CO2→2CaCO3+SiO2
因此每使用1吨γ-C2S可以净吸收CO20.29-0.33吨,是真正意义上的负碳混凝土材料。主材γ-C2S经过碳化后生成CaCO3和SiO2,这些产物逐步填充至原有混凝土结构的孔隙中,减少了混凝土结构的总孔隙率,使碳化的混凝土结构致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提升明显,有害元素难以进入到碳化致密混凝土层中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中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中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36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