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精细目力训练和联合红光照射的儿童近视防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5598.2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99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彭磊;胡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磊;胡敏 |
主分类号: | A61H5/00 | 分类号: | A61H5/00;A61N5/06;A61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东律师事务所 11499 | 代理人: | 孙莉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灞***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精细 目力 训练 联合 红光 照射 儿童 近视 方法 | ||
1.基于精细目力训练和联合红光照射的儿童近视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精细目力训练防控:以大众化的游戏项目为基础,在不同的训练距离基础上,配合不同的背景噪声、背景图像刺激、视觉干扰,完成不同级别的任务目标来提高患者训练依从性,提升视力;
S2、联合红光照射防控:把太阳光中对人体有益的波长的光波单一化,方向一致化集成起来代替太阳光,刺激眼底黄斑区视锥细胞,激活视锥细胞功能,活化眼底血液循环,促进眼球内部释放多巴胺,控制近视度数;
S3、精细目力和联合红光交叉防控: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联合红光照射防控,在此期间内进行两次精细目力训练防控,每次训练的时间间隔不低于4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精细目力训练和联合红光照射的儿童近视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精细目力训练防控每天进行两次,每次训练时间维持在八分钟到十分钟,游戏项目的主要元素在于以绿色背景为载波,加强对E视标的识别,背景光栅模拟CAM,高频率红光模拟红闪;其中,对E视标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的一分视角标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精细目力训练和联合红光照射的儿童近视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训练距离的定义标准为:患者观察界面中E字标,刚刚能看到但看的不是很清楚的距离即为训练距离,对于每个患者的训练距离在每天和每关都进行测试,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重新设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精细目力训练和联合红光照射的儿童近视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的背景噪声分为静态背景噪声和动态背景噪声;背景图案采用不断缩放且条纹间距不断缩小的黑色环来模拟CAM,进行眼底视细胞刺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精细目力训练和联合红光照射的儿童近视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级别的任务目标分为三个关卡,每关5级,共15关,1-5关为第一级训练,6-10关为第二级训练,11-15关为第三级训练,随着等级的提升,界面中E字标随之增多,难度随之加大,对E的识别力提高,视锐度增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精细目力训练和联合红光照射的儿童近视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级别的任务目标的得分标准分为三级,分别为:获得40分为1星,获得80分为2星,获得95分为3星;每级的训练距离不同,以获得50分作为患者参考训练距离,当患者获得分数大于50时,则需要在当前的距离上再次增加距离,如患者获得分数小于50时,则可以将当前距离作为训练距离进行训练,训练距离越远,界面中E字标就越小,整体视角越小,难度加大,背景图案的频率和密度也逐渐降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精细目力训练和联合红光照射的儿童近视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联合红光照射防控中的红光为650nm波长的低能量红光,照射距离为从光源到患者眼表的实际距离,该距离为20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精细目力训练和联合红光照射的儿童近视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650nm波长联合红光的照射频率为每天两次,两次时间段分别在早晨起床后15min内和晚上睡觉前15min内,每次三分钟,且两次照射之间间隔时间不低于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磊;胡敏,未经彭磊;胡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559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