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嗜酸乳杆菌在制备用于预防或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9140.4 | 申请日: | 202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7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方曙光;盖忠辉;董瑶;吴银琴;朱建国;陈珂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康益生菌(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135 | 分类号: | A23L33/135;A23L2/39;A61K35/747;A61P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陈小龙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酸乳 杆菌 制备 用于 预防 治疗 抗生素 相关性 腹泻 食品 药品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嗜酸乳杆菌在制备用于预防或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所述嗜酸乳杆菌命名为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LA85菌株,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时间为2020年7月20日,保藏编号为CGMCC 1.12735,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嗜酸乳杆菌的药用新用途,具体涉及一种嗜酸乳杆菌在制备用于预防或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肠道微生物在人体生理代谢和避免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大量共生细菌在胃肠道内寄居、繁殖,并对维持最佳的宿主生理生化代谢过程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微生物群通过直接抵御入侵微生物或协调合适的免疫应答以保护宿主免受感染。人体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代谢活动由一些包括饮食和抗生素治疗的外界因素调节,进而影响宿主肠道微生物的结构和健康。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AAD是一种肠道菌群失调疾病,由过度使用抗生素引起,它杀死抗生素敏感菌株,同时使耐药菌株不仅存活而且繁殖。有报道AAD可能的致病特征包括干扰细菌代谢,破坏肠道菌群平衡。
乳酸菌是益生菌的一种,是人体内的必需菌群之一,广泛存在于人体肠道中。乳酸菌的黏附性有利于维持肠道菌群结构,并更好地保护肠粘膜形态和代谢功能的完整性。乳酸菌在肠道菌群失调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的良好作用主要通过空间位阻作用实现。同时,益生乳酸菌在肠道中可产生较多的抑菌成分,如酸性物质、抗菌肽和生物酶等,因此可抑制病原菌活性。由于乳酸菌具有安全健康、无副作用、作为益生菌可在动物体内定植并发挥多种有益健康等优势,乳酸菌微生态制剂作为临床补充剂已被广泛应用。
肠道乳糖酶主要由乳酸杆菌、大肠桿菌、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产气肠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等微生物产生,虽然它也是由肠黏膜产生的,在调节肠道功能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低活性和缺乏乳糖酶可以诱发腹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提供乳糖酶,症状可以得到改善。对于抗生素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调症状,尚无明确的治疗方案,多为针对相关症状如腹泻等使用相应药物以缓解或减轻症状。而针对单一症状使用的药物治疗,复发率较高,并存在引发更严重肠道失衡的风险。开发此益生菌补充剂,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同时还具有清除对人体有害的自由基等抗氧化作用,是一种非常健康的治疗方案,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CN106399141A公开了一种脆弱拟杆菌及其应用,具体涉及保藏号为CGMCCNo.10685的脆弱拟杆菌ZY-312,以及该脆弱拟杆菌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药物、药物组合物、食品、保健品及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该脆弱拟杆菌ZY-312不含肠毒素基因bft,相比于现有的脆弱拟杆菌,具有显著更高的耐受胆盐、胃酸能力,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或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但现有技术中具有预防或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益生菌产品还十分有限,因此开发更多的益生菌产品,用以改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非常重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嗜酸乳杆菌的药用新用途,具体提供一种嗜酸乳杆菌在制备用于预防或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
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嗜酸乳杆菌在制备用于预防或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
所述嗜酸乳杆菌命名为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LA85菌株,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时间为2020年7月20日,保藏编号为CGMCC 1.12735,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康益生菌(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微康益生菌(苏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91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碳铬轴承钢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简易的大尺寸隔墙板立板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