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量报文的转发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50332.7 | 申请日: | 202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5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范维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土军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5/58 | 分类号: | H04L45/58;H04L45/645;H04L45/745;H04L49/111;H04L49/25;H04L49/354;H04L49/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孔凡红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 报文 转发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流量报文的转发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交换芯片获取流量报文,并根据输入端口标识生成第一堆叠报文头;根据第一堆叠报文头和流量报文生成第一堆叠报文,并通过堆叠接口将第一堆叠报文发送至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根据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在堆叠接口反馈的第二堆叠报文确定流量报文的转发方式,并根据转发方式对流量报文进行转发。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交换芯片通过堆叠接口将流量报文转发给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由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判断流量报文的转发方式,并由交换芯片根据转发方式转发流量报文,可以克服交换芯片性能对实现软件定义网络功能的限制,从而在交换芯片中成功实现软件定义网络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以太网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量报文的转发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可以实现转发平面和控制平面的分离,OpenFlow为SDN控制平面与数据转发平面之间的通信协议。基于OpenFlow,可以实现对流量报文的转发路径的控制,从而可以提升通信网络的安全性。
OpenFlow交换机为OpenFlow网络的核心部件,其需要配置额外的转发记录表、缓存控件和统计计数器。然而,对于现有交换机设备所采用的交换芯片,其性能很难满足OpenFlow交换机的性能需求。此外,对于现有的混合型和纯粹型两种主要类型的OpenFlow交换机,其交换芯片均很难满足SDN的迭代更新需求。因此,在现有交换芯片中很难实现SDN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流量报文的转发方法和系统,可以克服交换芯片性能对实现软件定义网络功能的限制,可以在交换芯片中成功实现软件定义网络功能,可以实现对流量报文转发的灵活控制。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量报文的转发方法,应用于由交换芯片通过堆叠接口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连接并组成流量报文的转发系统,所述方法由所述流量报文的转发系统的交换芯片执行,包括:
获取流量报文,并根据所述流量报文对应的输入端口标识生成第一堆叠报文头;
根据所述第一堆叠报文头和所述流量报文生成第一堆叠报文,并通过所述堆叠接口将所述第一堆叠报文发送至所述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根据所述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在所述堆叠接口反馈的第二堆叠报文确定所述流量报文的转发方式,并根据所述流量报文的转发方式对所述流量报文进行转发。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流量报文的转发方法,应用于由交换芯片通过堆叠接口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连接并组成流量报文的转发系统,所述方法由所述流量报文的转发系统的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执行,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交换芯片通过所述堆叠接口发送的第一堆叠报文时,对所述第一堆叠报文进行解析获取流量报文,以及与所述流量报文对应的输入端口标识;
根据所述流量报文和与所述流量报文对应的输入端口标识,在本地缓存的预设流表中获取所述流量报文对应的至少一个动作字段;
当检测到所述流量报文对应的所述各动作字段包括定向转发字段时,根据所述定向转发字段获取所述流量报文对应的目标输出端口标识,并根据所述流量报文和对应的目标输出端口标识生成第二堆叠报文;
通过所述堆叠接口将所述第二堆叠报文发送至所述交换芯片,以通过所述交换芯片对所述第二堆叠报文中的流量报文进行转发。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流量报文的转发系统,包括通过堆叠接口连接的交换芯片和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所述交换芯片,用于执行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流量报文的转发方法;
所述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用于执行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流量报文的转发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土军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土军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03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