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底部发光的LED背光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50888.6 | 申请日: | 202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8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江宇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金光宝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查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27 | 代理人: | 曾令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福城街道章阁社区大富***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底部 发光 led 背光 模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底部发光的LED背光模组,包括集成电路软板、光源组件、光学膜片组,所述光源组件上连接有光学膜片组,光源组件包括安装在集成电路软板上的LED灯珠,所述集成电路软板与光源组件之间设置有反射膜,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分光膜、第二分光膜,本发明能够改善明暗差异,应用在显示屏后得到画面效果均匀的效果,若集成电路软板上的任意一颗LED灯珠损坏,可以进行更换,维修成本低,与传统背光模组不同,本发明无需透镜、扩散板、导光板,并且可以提高亮度,在小电流电压的情况下也可使用,能够降低制造成本以及维修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底部发光的LED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LED灯珠是一块电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芯片,用银胶或白胶固化到支架上,然后用银线或金线连接芯片和电路板,四周用环氧树脂密封,起到保护内部芯线的作用,最后安装外壳,所以LED灯的抗震性能好,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LED背光源的使用寿命超过5000小时,且使用直流电压,LED背光源与CCFL背光源在结构上基本是一致的,其中主要的区别在于CCFL是线光源,而LED在使用时先要做成LED灯珠条,再放入背光中,随着LED的技术不断发展,LED背光源的市场占有率迅速扩大,原来以荧光灯管作为光源的液晶显示器正逐步被LED液晶显示器所取代。
现有的LED灯珠的背光模组在安装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现有安装方式包括三种:第一种安装方式是侧边入光,第二种是底部发光,第三种是mini LED技术,其中,底部发光需要透镜,在厚度上没有优势;mini LED在灯珠损坏的情况下,只能替换整个面板,维修成本高;背光模组在安装灯源时,通常是直接将灯珠焊接在灯条的表面,一旦灯珠损坏,将其拆卸更换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麻烦,均度不好并且维修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方便拆卸维修、能降低维修成本的一种底部发光的LED背光模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底部发光的LED背光模组,包括集成电路软板、光源组件、光学膜片组,所述光源组件上连接有光学膜片组,光源组件包括安装在集成电路软板上的LED灯珠,所述集成电路软板与光源组件之间设置有反射膜,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分光膜、第二分光膜。
进一步的,所述光学膜片组还包括扩散膜、上增光片、下增光片,所述扩散膜在第二分光膜与下增光片之间,所述上增光片与下增光片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增光片还连接有聚光膜,所述聚光膜为PET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集成电路软板厚度为0.1~0.6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光膜对光源进行横向分光,所述第二分光膜对光源进行纵向分光,第一分光膜分的光源与第二分光膜分的光源相互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扩散膜的厚度为0.1~0.3mm。
进一步的,所述LED灯珠之间的距离为1.5~3mm,LED灯珠大小为0.25~0.6mm。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膜的厚度为0.2~0.6mm。
进一步的,所述集成电路软板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四个一组,连接孔之间的间距为1.5mm。
进一步的,所述集成电路软板后设置有IC芯片,所述IC芯片与若干LED灯珠连接,所述IC芯片驱动多串多并的LED灯珠。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金光宝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金光宝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08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负压除灰系统的卸灰器
- 下一篇:一种可变形多功能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