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构件运输装配设备的横移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52646.0 | 申请日: | 202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5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任海波;谢京刚;吕利霞;李珊珊;庞天舒;杨剑伯;李冬冬;刘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3/06 | 分类号: | B65G13/06;B65G39/09;B65G39/02;B65G4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构件 运输 装配 设备 机构 | ||
为提高预制构件运输装配设备横向对位的速度和精度,本专利提出了一种预制构件运输装配设备的横移机构。本专利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预制构件运输装配设备的横移机构,包括滑台、辊子组件和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全部滑台固定于运输装配设备的一侧车身上,全部辊子组件固定于运输装配设备的另一侧车身上;滑台采用液压驱动,由下台、油缸、压条和压板构成,是整个横移机构的动力装置;油缸进油和回油时,活塞轴位置固定,缸体沿活塞轴往复运动;预制构件的一侧搭接在滑台的缸体上表面,另一侧搭接在辊子组件的辊轮上,通过滑台带动辊轮转动,完成预制构件的横向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构件运输装配设备的横移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装配式施工凭借其施工质量好、场地占用少、节省人力、节能环保等优点,广泛应用在城市综合管廊和地铁结构的施工中。预制构件的运输和对位是装配式施工的最主要工序,现主要采用大型起重机械吊装,辅助人力的施工方法。其局限性较明显,主要有:起重吊装作业量大、占用场地大、工人劳动强度高以及拼装精度差等。预制构件运输装配设备的研发成功解决了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完成预制构件的横向对位,本专利提出了一种预制构件运输装配设备的横移机构。
本专利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预制构件运输装配设备的横移机构,包括滑台、辊子组件和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全部滑台固定于运输装配设备的一侧车身上,全部辊子组件固定于运输装配设备的另一侧车身上;滑台采用液压驱动,由下台、油缸、压条和压板构成,是整个横移机构的动力装置;油缸进油和回油时,活塞轴位置固定,缸体沿活塞轴往复运动;预制构件的一侧搭接在滑台的缸体上表面,另一侧搭接在辊子组件的辊轮上,通过滑台带动辊轮转动,完成预制构件的横向移动。
所述的滑台至少有两件。
所述的油缸由活塞轴、缸体、密封端盖、外端盖和密封圈构成。
所述的辊子组件至少有两件;每个辊子组件由底座、辊轮、轴承和防尘罩构成;轴承的外圈安装于底座,内圈连接辊轮,实现辊轮的旋转。
所述的油缸的两端各设置一个密封端盖和一个外端盖,且每个密封端盖和活塞轴及缸体间设置至少一道密封圈。
所述的位移传感器的本体固结于下台下表面,位移传感器的拨叉固结于缸体下表面;通过设置左右限位,避免缸体与下台和压条发生碰撞,也可实现构件位移值的实时显示。
本专利的有益之处在于完成了预制构件的横向位移,极大地提高了横向对位的速度和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专利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滑台的剖面图。
图3是滑台的侧视图。
图4是辊子组件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1-滑台;1.1-下台;1.2-油缸;1.2.1-活塞轴;1.2.2-缸体;1.2.3-密封端盖;1.2.4-外端盖;1.2.5-密封圈;1.3-压条;1.4-压板;2-辊子组件;2.1-底座;2.2-辊轮;2.3-轴承;2.4-防尘罩;3-位移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26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