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间划分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52945.4 | 申请日: | 202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05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尹峰;孙跃;蒋锐拓;颜文仲;王俊涛;罗智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1 | 分类号: | H04W4/021;H04W24/00;H04W24/10;H04L41/147;G06K9/62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周清华 |
地址: | 518172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间 划分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程序 产品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空间划分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进行空间划分的m个终端中各终端的高维波束空间坐标,高维波束空间坐标包括n个坐标值,n个坐标值与多天线系统中的n个能量波束一一对应,各坐标值为对应的能量波束的接收信号强度RSS;对获取到的m个高维波束空间坐标进行聚类处理,以得到多个目标类簇;基于多个目标类簇将m个终端划分至不同的地理区域中。采用本方法可以保证能够成功地对终端进行空间上的划分,从而保证无线网络流量预测的成功进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间划分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需要对某一地理区域内的无线网络流量进行预测,以根据预测结果对为该地理区域服务的无线通信网络的网络参数提前进行调整,从而提高无线资源的利用率,保证无线通信业务的正常进行,提升用户的体验。例如,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对某一小学内的无线网络流量进行预测,以根据预测结果对为该小学提供服务的无线通信网络的网络参数提前进行调整。一般来说,在对某一地理区域内的无线网络流量进行预测之前,需要获取该地理区域内终端的历史流量数据,以根据获取到的历史流量数据实现无线网络流量的预测。容易理解的,若要获取某一地理区域内的终端的历史流量数据,就需要确定在历史时段内位于该地理区域内的终端,也即是,需要对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进行空间上的划分。
相关技术中,终端可以在测量报告(英文:Measurement Report;简称:MR)中上报自身的地理位置信息,这样,就可以根据终端上报的地理位置信息将终端划分至不同的地理区域中。
然而,实际应用中,终端很可能因为隐私保护或者定位功能关闭等原因而无法在MR中成功上报自身的地理位置信息,因此,现有技术提供的方式在很多情况中都无法成功地对终端进行空间划分,继而影响无线网络流量的预测。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空间划分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间划分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待进行空间划分的m个终端中各终端的高维波束空间坐标,该高维波束空间坐标包括n个坐标值,该n个坐标值与多天线系统中的n个能量波束一一对应,各坐标值为对应的能量波束的接收信号强度RSS,m和n为均大于1的整数;对获取到的m个该高维波束空间坐标进行聚类处理,以得到多个目标类簇;基于该多个目标类簇将该m个终端划分至不同的地理区域中。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对获取到的m个该高维波束空间坐标进行聚类处理,以得到多个目标类簇,包括:
对于该m个高维波束空间坐标中的各高维波束空间坐标,确定该高维波束空间坐标中最大坐标值所对应的能量波束的标识;将该m个高维波束空间坐标中,确定出的能量波束的标识相同的高维波束空间坐标划分为同一类,以得到该多个目标类簇。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对获取到的m个该高维波束空间坐标进行聚类处理,以得到多个目标类簇,包括:
利用层次聚类算法对m个该高维波束空间坐标进行聚类处理,以得到多个大类簇;利用目标聚类算法对各大类簇分别进行聚类处理,以得到该多个目标类簇。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层次聚类算法为BIRCH聚类算法,利用层次聚类算法对m个该高维波束空间坐标进行聚类处理,以得到多个大类簇,包括:
确定目标距离阈值,该目标距离阈值为使聚类结果对应的CH指标最大的距离阈值;基于该目标距离阈值,利用BIRCH聚类算法对m个该高维波束空间坐标进行聚类处理,以得到该多个大类簇。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目标聚类算法为minibatch-kmeans聚类算法,利用目标聚类算法对各大类簇分别进行聚类处理,以得到该多个目标类簇,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29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