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回转炉的尾气回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53926.3 | 申请日: | 202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0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石凤;邓朝勇;丁忠耀;李斌;张劲 | 申请(专利权)人: | 稀美资源(广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B01D53/78;B01D53/42;B01D53/04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李少俊 |
地址: | 510355 广东省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回转 尾气 回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回转炉的尾气回收系统,包括喷淋除尘组件,所述喷淋除尘组件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第一酸洗塔组件,所述第一酸洗塔组件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第二酸洗塔组件,所述第一酸洗塔组件与第二酸洗塔组件的底端设有酸洗组件,所述第二酸洗塔组件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排气组件,所述第一酸洗塔组件包括有酸洗仓,所述酸洗仓的内侧壁面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折流板,所述折流板的侧面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酸洗仓的内侧壁面固定连接,所述折流板开设有填充槽,所述折流板所开设的填充槽内部填充有活性炭层,该用于回转炉的尾气回收系统具有尾气酸洗反应更加充分的效果,且回收的酸洗液纯度高,二次使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回转炉尾气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回转炉的尾气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回转炉是一种煅烧、焙烧或干燥粒状及粉状物料的热工设备,在回转炉工作时会产生有毒有害的尾气,因此工业上会使用一种回转炉用的尾气回收处理系统,其作用是回收尾气并进行净化处理,从而防止有毒有害的尾气直接排放到外界空气中;
现有技术下的传统回转炉尾气回收系统通常包括尾气收集装置,淋洗除尘器,酸液喷淋塔,以及排放塔等组件,尾气被排出时首先被尾气收集装置收集,然后通过管道运输至淋洗除尘器中进行尘土的清除,然后尾气通过管道运输至酸液喷淋塔中被酸液喷淋进行中和,最后净化后的尾气通过管道从排放塔中排放出去,但是实际使用时,传统的回转炉尾气回收系统仍然具有以下问题;
现有技术下的回转炉尾气回收系统使用时,其回转炉尾气会从酸液喷淋塔的底部输入,然后向上浮起,同时利用酸液喷淋塔上方的酸液喷淋装置进行酸洗中和,从而去除其有害物质,但是该结构的弊端是,浮起的尾气竖直向上运动,其运动路径较短,从而导致其与酸洗液的接触时间十分短暂,从而造成回转炉尾气的酸洗效率低下;
现有技术下的回转炉尾气回收系统使用时,酸液喷淋塔所使用的酸洗液从上喷淋落入下方后会被收集重新使用,但是尾气中所包含的杂质会被酸洗液带走,从而使酸洗液的纯度降低,导致后续二次使用的酸洗液的酸洗效果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回转炉的尾气回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回转炉的尾气回收系统,包括喷淋除尘组件,所述喷淋除尘组件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第一酸洗塔组件,所述第一酸洗塔组件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第二酸洗塔组件,所述第一酸洗塔组件与第二酸洗塔组件的底端设有酸洗组件,所述第二酸洗塔组件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排气组件;
所述第一酸洗塔组件包括有酸洗仓,所述酸洗仓的内侧壁面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折流板,所述折流板的侧面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酸洗仓的内侧壁面固定连接,所述折流板开设有填充槽,所述折流板所开设的填充槽内部填充有活性炭层,所述酸洗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盖板;
尾气收集后会被输送至喷淋除尘组件中进行处理,尾气收集的方式为常规技术手段,上述组件之间的连接安装方式均为常规技术手段,因此不做详细说明,酸洗仓底端所开设的漏水孔的作用是使酸洗液可以回流至酸液盒中,从而实现回收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除尘组件包括有除尘底座,所述除尘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除尘仓,所述除尘仓的侧面入口固定连接有入气管,所述除尘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输水管,所述输水管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喷嘴,所述除尘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出口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清洗液输送至输水管中,喷嘴再将清洗液往下喷出,清洗液的输送方式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因此不做详细说明,尾气会从出气管处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酸洗组件包括有酸液盒,所述酸液盒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压力泵,所述压力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酸液管,所述酸液管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环形输送管,需要详细说明的是,折流板的形状为圆缺型,其作用是使尾气折弯流动,折流板在酸洗仓中呈方向相反交替排列,第二酸洗塔组件的内部结构与第一酸洗塔组件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稀美资源(广东)有限公司,未经稀美资源(广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39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耳脆皮无淀粉火腿肠
- 下一篇:一种带有传感器的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