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道管理装置和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57153.6 | 申请日: | 2015-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99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R·C·怀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R·C·怀特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铸成律师事务所 11313 | 代理人: | 王珺;卜晨 |
地址: | 新加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理 装置 制造 方法 | ||
气道管理装置包括主体,其具有用于接收供氧管的近端和用于插入病人气管的远端;所述主体包括靠近所述近端的线性部分和靠近所述远端的弧形部分;所述主体包括外壳,通过所述外壳接收供养管的第一孔径;其中所述气道管理装置的弯曲强度由所述外壳提供。
本申请为国际申请号为PCT/SG2015/000035,国际申请日为2015年02月09日,发明名称为“一种气道管理装置和制造方法”的PCT申请于2016年10月09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后申请号为201580018842.2的中国国家阶段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喉部装置,尤其涉及用于病人插管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多个用于帮助麻醉患者自主呼吸的装置;通常有气管内导管(ETT),特别最近还有喉罩导气管(LMA)。在生理学和解剖学中,大多数这些装置用一个或多个膨胀式袖带(inflatable cuff)来产生解剖封闭,结果出现与这种使用方式有关的伴随疾病。随后LMA的细化导致需要展开和引入带有胃引流管(GD)的声门上气道装置(SAD)。所记述的优势有:易于插入、血流动力稳定、降低发病率、提高呼吸力和减少肺刺穿的发生率。可选的展开方式使用预先成型和非膨胀型袖带。带GD的SAD的缺点主要涉及变成球根状的远端的配置,该球根状的远端是由于胃管经过膨胀式袖带及其所采用的相关结构而产生;当膨胀式袖带在展开之前立刻缩紧,远端呈现扁平;并且在SAD展开和膨胀到原位后阻止引流管闭塞。
用以制造各种SAD装置的粘弹性材料的特点对所述装置传递上述优点的能力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加剧所述缺点。SAD装置和现有的LMA装置采用相同的材料。半硬质聚氯乙烯、乙烯弹性体和液体硅胶橡胶的相结合主要用来形成一个带有更加柔软的膨胀式袖带的更刚硬的气道,而热塑性弹性体(TPE)则用于非膨胀式袖带的变形展现。在制造时,采用PVC和LSR的装置需要用胶黏剂和溶剂来连接不同部件。采用TPE的SAD装置不需要胶黏剂,因为他们实质上是一件覆盖TPE材料的更刚硬的气道导管,且不需要用膨胀式袖带来形成要求的形状。
发明内容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道管理装置,包括主体,其具有用于接收供氧管的近端和用于插入病人气管的远端;所述主体包括靠近所述近端的线性部分和靠近所述远端的弧形部分;所述主体包括外壳和通过该壳体接收供养管的第一孔径;其中所述气道管理装置的弯折强度由所述壳体提供。
应理解到,第一孔径会包括一适当的内径,以气管内管的形式适应供氧管;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道管理装置,包括主体,其具有用于接收供氧管的近端和用于插入病人气管的远端;所述主体包括靠近所述近端的线性部分和靠近所述远端的弧形部分,和设置为接收胃引流管的一通道;环状模具有相对立的第一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被模制成所述主体的相应部分,且所述第二边缘被模制成所述主体的相应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呈间隔关系,所述模形成膨胀式袖带。
因此,壳体作为外骨架,在插入过程中用来保护供氧管和任何其他放置其内的装置。此外,通过提供足够尺寸的第一孔径来接收供氧管,所述主体还包括一惯性矩截面形状用来提供高度刚性。所述矩截面和材料的选择可能因此允许所述气道管理装置所需的抗弯刚度有选择空间。在当前的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可简单称为气道导管。
所述第一孔径可以是具有两裂片的非对称形状,其具有两个部分,设置为在其中一个裂片中或者在第一通道中接收和定位供氧管,以及在其他孔或第二通道中接收和定位内视镜。尤其是,通过塑造所述第一孔径,所述裂片上的供氧管和内视镜可以只限于特定裂片并且与其他裂片区分开,尽管其被定位于开放的第一孔内。
所述主体可包括用于包含胃引流管的第二孔径。在具有如上文提到的第一和第二通道的情况下,第二孔径可被当作第三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R·C·怀特,未经R·C·怀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71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