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步资源的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57298.6 | 申请日: | 202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6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壁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52 | 分类号: | G06F9/52;G06F9/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彭久云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 资源 使用方法 | ||
1.一种同步资源的使用方法,用于并行的多个线程束,其特征在于,包括:
解析所述多个线程束,以获得每一所述线程束所包括的与同步资源相关的所有指令;
根据每一所述指令的指令类别,划分每一所述线程束中所包括的所述所有指令而获得一或多个顶点;
建立所述多个线程束中所包括的所有顶点之间的路径,以获得第一有向无环图;
删除所述第一有向无环图内多个顶点之间冗余的弧,以获得第二有向无环图,其中,所述弧用以连接所述所有顶点中的两个所述顶点,每条所述路径为一条或多条所述弧的集合;
对所述第二有向无环图所包括的所有顶点使用的同步资源进行分组,以获得第三有向无环图;
建立所述第一有向无环图中的所述所有顶点的拓扑排序序列;以及
基于所述拓扑排序序列以及所述第三有向无环图,将逻辑同步资源映射至物理同步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资源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指令具有同步资源标识符,每一所述顶点包括至少一个指令,所述指令类别包括消费者指令和生产者指令;
建立所述多个线程束中所包括的所有顶点之间的路径,以获得所述第一有向无环图的步骤包括:
基于指令执行顺序,在属于同一线程束的两个顶点之间建立线程束内弧;以及
基于所述指令类别以及所述同步资源标识符,在属于不同线程束的两个顶点之间建立线程束间弧,其中所述弧包括所述线程束内弧以及所述线程束间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步资源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程束内弧是用以连接属于同一线程束内的相邻的两个顶点,且由执行顺序在前的顶点指向执行顺序在后的顶点;
所述线程束间弧是用以连接具有相同的同步资源标识符的属于不同线程束的两个顶点,且由所述生产者指令指向所述消费者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资源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顶点包括至少一个指令,所述指令类别包括消费者指令和生产者指令,
根据每一所述指令的指令类别,划分每一所述线程束中所包括的所述所有指令而获得所述顶点的步骤包括:
在每一所述线程束中,将自所述消费者指令开始到下一个所述消费者指令之前的所有指令,划分至同一个顶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步资源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倘若每一所述线程束中初始的指令为所述生产者指令,将自初始的指令开始到下一个所述消费者指令之前的所有指令,划分至同一个顶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资源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删除所述第一有向无环图内的所述多个顶点之间冗余的弧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有向无环图中,判断每一条所述弧是否为所述冗余的弧,
其中,在所述弧的弧头和弧尾之间还存在由多条弧形成的其他路径的情况下,判定所述弧为所述冗余的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步资源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定所述弧为所述冗余的弧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冗余的弧上的所述生产者指令为第一生产者指令,在所述冗余的弧的弧头和弧尾之间存在的由多条所述弧形成的其他路径上的第一条弧对应的所述生产者指令为第二生产者指令,判断所述第一生产者指令的执行顺序是否在所述第二生产者指令的执行顺序之前;以及
在判定所述第一生产者指令的执行顺序在所述第二生产者指令的执行顺序之前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有向无环图中删除所述冗余的弧上的所述第一生产者指令以及其对应的消费者指令以及冗余的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资源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二有向无环图所包括的所述所有顶点使用的同步资源进行分组,以获得所述第三有向无环图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二有向无环图所包括的所述所有顶点中,将入度为0的顶点、出度大于或等于2的顶点所指向的顶点以及入度大于或等于2的顶点作为判断目标;以及
把每一所述判断目标开始到下一个所述判断目标之前不包含下一个所述判断目标的所有顶点所使用的同步资源的集合,抽象成所述第三有向无环图的一个顶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壁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壁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729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